姬定道:“大王想不明白,只因為臣并未向大王解釋清楚,不過這也怪不得臣,臣剛回來,本是在處理與秦國的事,不曾想他們卻主動提及變法一事,故而臣才被迫道出變法之策。”
楚威王呵呵道:“寡人也未有怪卿,不知卿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姬定道:“關于我們楚國的情況,相信大王最為清楚,若是如秦國一樣變法,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相信大王也不愿意承擔這些風險。”
楚威王并未做聲,顯然也是默認了。
一方面他近年來是非常依賴昭氏、景氏、屈氏三大家族,而如今各諸侯國都還是非常強大,遠沒有到鳥盡弓藏的地步。
另一方面,他年紀大了,在這個時間點上,他不想采取非常激烈政治手段。
萬一斗到一半,他就撒手人寰,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他是打算為王子槐鋪路,先掃清一些障礙,最終讓王子槐來完成變法,姬定就是他為王子槐培養的令尹。
姬定又道:“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是李悝變法,還是商鞅變法,他們其實都在強調一點,那就是嚴明法令。
故此臣私以為法令的內容,倒只是其次,關鍵在于‘嚴明’二字上面,只要法令嚴明,縱使法的內容不一樣,也能夠達到一樣的效果。
而目前楚國的問題就在于,這王權與貴族的權力很模糊的,在這情況下,王權伸張與否都在于王自己的手段。
如大王這般英明神武,自然是可以掩蓋住許多問題,但如果王的性格軟弱一點,那貴族可能會在王之上。故此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王與貴族的界限。”
楚威王稍稍點了頭,問道:“那這界限在哪?”
姬定道:“在于國家利益。”
“國家利益?”
“是的。”
姬定道:“但凡是涉及到國家整體利益,就屬于王權,比如之前提到的貨幣,又比如說軍權,以及財政大權。”
楚威王立刻問道:“軍權該如何劃分?”
這兩個權力,可是涉及到君王的核心利益,其中軍權是最為關鍵的。
沒有軍權的王,就是一個傀儡。
姬定道:“軍權至關重要,理應是屬于國家,屬于大王,這地方上就不能擁有軍隊。”
楚威王不禁皺了下眉頭。
他倒也想,但是這可能嗎?
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那就不需要搞什么大小法,軍隊盡在我手,誰又敢不聽啊!
姬定道:“故此貴族的家兵,就不能夠稱之為軍隊,只能作為維護地方治安的存在。”
楚威王哦了一聲:“你說得地方不能擁有軍隊,指得是讓他們換個稱呼啊!”
姬定點頭道:“正是。”
楚威王有些失望,還以為有什么高招,結果就是換個名詞。
姬定瞧了眼楚威王,道:“大王,別看這只是換一個稱呼,但這是法,律法規定地方上不能擁有軍隊,那么基于此法,征兵權自然也在國家手中,軍隊必須歸國家統一指揮,而這就是軍權的統一性,這與秦國變法又有何區別。”
楚威王點了點頭,這么說來的話,換個名字還不真是自欺欺人,因為這是律法,是明文規定的,而且可以由此延伸出許多法規來。比如說,調集軍隊,必須是要經過國家的政令,貴族就不能帶著人馬到處溜達,貴族家兵是不能隨便出境。
這就是統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