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既然要賜予姬定相印,那總得跟大家見個面,如果都不認識,誰又會聽他的呀!
在姬定抵達大梁的之事,目前合縱連橫已經在諸侯國中成為一種潛在的共識,那么一個人佩戴兩國相印,這無疑也是結盟的一種新形式。
今后肯定還會有來者。
但這到底是第一次。
對此的疑問,倒也不少。
待拜相儀式結束之后,立刻便有一人站出來,問道:“我有一事不明,還望周客卿能夠為我解惑。”
姬定一眼瞧去,哎呦,老熟人啊!
問話之人,正是那成陵君。
姬定微微頷首,道:“成陵君請說。”
成陵君便道:“如今周客卿佩戴我國與楚國兩國相印,如果我國與楚國發(fā)生沖突,那周客卿豈不是很為難?”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看向姬定。
這個問題,他們也都非常好奇啊!
誰也不敢保證,魏楚兩國就不會發(fā)生沖突,那么到時你站在哪邊?
姬定呵呵笑道:“不為難,不為難,我之所以能夠佩戴兩國相印,那足以表明,二國的關系非常融洽,要勝于往昔。如果兩國發(fā)生沖突,那我自然會從中調解。”
成陵君立刻又問道:“如果無法調解呢?”
姬定呵呵道:“那就先保留著。”
成陵君納悶道:“此話怎講?”
姬定道:“楚國與魏國又無深仇大恨,這一時沖突,也不至于說要斗得你死我活,或者老死不相往來,沖突之后,甚至在沖突之中,該合作的還是得合作,故此即便二國發(fā)生沖突之時,我依舊能夠發(fā)揮極大的作用,依舊是兩國一個保留選項。”
成陵君問道:“周客卿真的可以做到不偏向任何一國嗎?”
“做不到。”
姬定搖搖頭,道:“我能夠擁有今時今日的地位,可不是因為我大公無私,而是因為魏國與楚國的友好往來。基于自身利益,我也必將維護魏國與楚國的關系。換而言之,如果偏向魏國,有利于二國的合作,那我就偏向魏國,反之亦然。”
魏惠王稍稍點頭。
就事論事,目前姬定對于魏國最大的貢獻,還以自己為錨促成魏楚聯(lián)盟。
至于姬定更偏向哪國,魏惠王認為姬定更偏向自己,因為姬定做的這一切,都更有利于魏國,但是在這種場合,姬定也不能說出來,這要傳到楚國去,楚王不得認為姬定是魏國派了的奸細。
惠施倒是一臉淡定,姬定獨身一人前往楚國,都能夠當上楚國令尹,這種場合又豈能難到他。
這時,又有一人出聲問道:“聽聞周客卿當初在衛(wèi)國任職時,曾提議衛(wèi)侯獨尊儒術,且還主導衛(wèi)國變法,可惜在不久之后,衛(wèi)國便被鄭國取代,不知周客卿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此人名叫曹孚,乃是魏國的上大夫。
姬定直接瞧向坐在正中間看熱鬧的魏惠王道:“這得怪大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