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又道:“但如果能夠令魏國出兵進攻宋國的話,也許可以令宋國不戰而退。”
原來他們是希望我去游說魏國出兵,難怪急著召我回來。姬定皺眉思忖一會兒,道:“但如果魏國出兵的話,秦國也極有可能會出兵攻魏,如此一來,只怕又會掀起一場大戰。”
楚威王稍顯不悅道:“那也總比挨打要好啊。”
姬定瞧了眼楚威王,見他滿面怒容,可見他是忍著沒有發作,齊國這一招實在是太壞了,那邊與各國簽訂協議,兩不相幫。
這邊又慫恿小弟去挑釁,如果楚國反攻宋國,齊國必然會直接出兵,這小弟挨打,大哥當然得出面,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撕毀協議。
沉思半響,姬定突然道:“大王,不知您有沒有發現,上回宋國也扮演著關鍵角色,令我國好生難受。”
上回楚國伐魏,不就是宋國集結重兵,給予楚軍后方威脅,導致楚國難以全力攻魏,以至于最后功敗垂成。
這回又是宋國先跳出來。
楚威王哪能忘記,怒哼道:“待寡人解決蜀中秦軍,定要找宋國算清這一筆筆賬。”
姬定突然微微一笑,問道:“大王能忍這么久嗎?”
楚威王聽得一愣,十分期待地問道:“難道卿有滅宋之策?”
姬定道:“滅宋臣倒是不敢說,但是臣以為如今宋國完全倒向齊國,而同時宋國又身處于魏國、齊國與我國之間,這對于我們十分不利,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改變這個現狀,如此才能夠一勞永逸,不然的話,解決完這一次,還會有下一次。”
楚威王又問道:“如何改變現狀?”
姬定沉吟道:“這就跟治病一樣,先得查明病因,這宋國為何會倒向齊國。”
高固嘆道:“這都是因為如今的宋國國君之所以能夠繼承國君之位,都因為齊國在背后支持他。”
姬定點點頭,道:“既然這是病因,就得對癥下藥,辦法無外乎,再換一個人上去。”
高固道:“其實關于此事,我們也曾討論過,但問題是如今宋國政權穩定,難以換人,這只能等著宋國國君去世之后,才從繼承人上面想辦法。”
如今在立儲一事上面,這大國是經常脅迫小國,楚國當初給魏國的條件,不就是希望魏國將當初留在楚國人質回去做太子。
但魏國到底是下山的神,自然不會答應楚國這個條件。
魏惠王也不至于糊涂到這個地步。
姬定道:“那得等到何時去,如今他們國內政權穩定,那我們就想辦法令他的政權變得不穩定。”
高固問道:“如何令他們的政權不穩定?”
姬定反問道:“敢問令尹,什么事最常引發政權的不穩定。”
高固下意識道:“那自然是戰爭。”
話一出口,他突然反應過來,道:“你的意思是將計就計?”
姬定點點頭道:“宋國這一出兵,不管我們如何應對,我們都是要吃虧的,唯有借此更迭宋國得政權,扶植一個倒向我們楚國的人上去,才能夠從中得利,至少不會虧本。”
楚威王道:“可是若與宋國開戰,齊國必然會卷入其中,屆時我們面臨的壓力比宋國更大,如果我們從徐州前線調兵去巨陽,那么齊國就有機會南下,若不調兵去,巨陽又難以防守得住。”
宋國雖然不是一流,但二流中也算是最強的。
姬定道:“單憑我們一國,確實難以招架,臣會去濮陽說服魏國借兵給我,但不要主動參戰。如果魏國也參戰,三晉必然會受到影響,這戰爭規模只怕會越打越大,而秦國最樂意見到這一切的,目前我們的主要敵人還是秦國。
另外,宋國倒向齊國,對于魏國其實也非常不利,故此臣還會與魏國商量,該如何設法更迭宋國的政權。”
反正只要中原混戰,秦國最樂意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