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戊午心想,韓國若是倒向秦國,對于趙國也非常不利,但是他又覺得讓魏國退還河東三鎮(zhèn),這就更加不合理,魏國也不可能答應,他思索半響,道:“干脆這樣,我們三國共同遣派使臣前往秦國,告訴秦君,如果秦國攻打宜陽,我們是絕不會坐視不理。
另外,不管怎么說,你們魏國因為我們的支持,而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河東三鎮(zhèn),同時也使得秦國主力轉移到宜陽,魏國方面理應給予韓國支持,幫韓國分擔一些軍費。”
惠施點點頭道:“就算你不說,我們也會給予韓國一些支持的。”
公仲侈哼道:“就僅是如此嗎?”
惠施慍道:“那你究竟想怎樣?”
公仲侈道:“我要你們魏國和趙國,立刻出兵協(xié)助我們防守宜陽,如此我們韓國才會相信你們是真心支持我們的。”
惠施道:“這秦國又沒有進攻宜陽,如果我們現(xiàn)在就派兵前去協(xié)助你們,來回要耗費多少糧草,那何不將這些糧草贈予貴國,豈不更好。”
大戊午也點頭道:“魏相言之有理,如今秦國只是從河西轉移部分兵馬過去,還不至于讓我們大動干戈啊!”
公仲侈油鹽不進,直搖頭道:“那可不行,你們若不出兵,只是嘴上承諾,你讓我們韓國如何相信,一旦秦國出兵,你們真的會來救援我們嗎,我沒法回去復命。”
惠施與大戊午相覷一眼。
大戊午道:“這樣吧!我們二國都派一些兵過去,同時由魏國幫助貴國分擔一些糧草,以表示我們三國共患難的決心,但如果真的調派主力前往,這么多人在宜陽吃吃喝喝,誰負擔得起啊!”
惠施知道總得割一塊肉給韓國,畢竟趙國啥也沒有得到,自然不會愿意出這錢,只能由他們魏國出,于是點頭道:“我贊成趙相的意思。”
公仲侈心里也在盤算著,這時候秦國正在集中精力對付楚國,只要魏國與趙國站在韓國這一邊,秦國不太可能會同時與楚國和三晉為敵,那就可以白白得到魏國的糧草,要知道韓國如今糧食確實比較吃緊。
各種權衡之后,公仲侈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三國約定,首先,一塊派使臣前往咸陽,告訴嬴駟,他們三國的軍事同盟。
其次,魏國、趙國將遣派部分兵馬駐扎宜陽,不過對外可要虛張聲勢,表示三國同盟的決心。
最后,魏國幫助韓國分擔宜陽駐兵的軍費,這一筆錢可真是不少,惠施也知道秦國不大可能此時進攻韓國,但是沒有辦法,畢竟魏國得到了河東三鎮(zhèn),而這其中的確有韓國和趙國的功勞。
雖然最終還是解決了分歧,但是此事也在三國盟約上,留下一道只怕是難以恢復的傷痕。
另外,公仲侈料想的也沒有錯,秦國并不打算在這時候發(fā)兵攻打韓國,張儀演這么一出,一來是嚇唬韓國,離間他們三晉的關系;二來也是防止韓國與楚國聯(lián)盟,從函谷關進攻秦國。
而此時張儀已經前往蜀國,為秦軍進入蜀地做準備。
消息也很快傳到楚國來。
楚威王立刻召開會議,商議如何應對。
“這與臣料想的一樣。”姬定道:“張儀肯定會借助我國入侵巴國一事,來嚇唬蜀國,從而與蜀國結盟,如此一來,秦軍才能夠順利進入蜀地。”
昭陽點頭道:“臣與周客卿想得一樣。”
畢竟那蜀道難走,如果秦國沒有爭取到與蜀國的同盟,那秦軍是很難進入蜀地的。
楚威王問道:“那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姬定道:“臣以為我們應該加快攻伐巴國,趁著秦軍未到之前,先拿下巴國。”
高固皺眉道:“如果我們此時加快攻伐巴國,那么無疑會令蜀國堅定不移的與秦國結盟。”
姬定道:“首先,基于目前的局勢,只怕很難阻止秦軍進入蜀地,畢竟我們楚國已經占領巴國三大鹽池,除非我們楚國主動退出來,否則的話,蜀國必然會感覺到威脅。其次,放秦軍進入巴蜀,也符合我們楚國的戰(zhàn)略。”
昭陽略感疑慮道:“但是就這么放秦軍入蜀,我始終覺得有些不妥。”
他并不反對姬定化整為零的戰(zhàn)略方針,但是他對于是否放秦軍進入蜀地,還是有所保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