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讓嘆了口氣,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姬定道:“我會想辦法推翻宋君,然后換一個人上去。”
子讓道:“換誰?”
姬定搖搖頭道:“暫時還不確定,就看誰更有野心。”
子讓略感詫異地瞧了眼姬定,皺眉道:“如此一來,豈不是換湯不換藥?”
他以為姬定是要搞亂宋國,然后讓新會做主,但若換個人上去,顯然不是指讓這新會會長坐上去。
等于不會摧毀舊得體系。
姬定苦笑道:“我不想新會這么快就在中原冒頭,那樣的話,會引起諸侯們的警惕,可能會使得新會胎死腹中,但如果能夠成功,這場混亂足以令新會在宋國成長壯大。”
子讓又問道:“那你希望老夫做些什么?”
姬定道:“我希望一旦生變,老先生能夠率領墨者保護宋人,避免他們受到戰火地蹂躪。”
子讓自然明白姬定的意思。
先制造混亂,然后墨者暗中保護百姓,從而讓新會變得壯大。
這就是他在蜀國玩得套路。
子讓思來想去,就算他不愿,他也難以阻止,如果只是宋君要與楚國開戰,那他還可能說服宋君罷兵,但問題是,后面是齊國在慫恿。
另外,姬定也只是讓他去保護宋人,而非是讓他迫害宋人,如果讓他去制造混亂,他自問無法做到。
子讓道:“這不用你說,如果國內真的發生混亂,我們墨者自會承擔起我們的責任。”
但是他并不知道,其實宋國一早就在姬定的計劃之中,只不過姬定原本的計劃,是先越地,再蜀地,然后才輪到宋國。
當時的情況是,越地最為混亂,自越王無疆死后,越國就分崩離析,而蜀地非常安穩的,宋國更是當今的二流強國。
這凡事開頭難,姬定自然是從最容易的地方著手,而新會若要成長,就必須在混亂的地方。
姬定就打算先在越地成立新會,鍛煉出一批人才,下一步再弄亂巴蜀,在巴蜀建立起新會,之后再對付宋國。
故此他最初給予楚王的戰略建議,就是以小國消耗大國,其目的就是為新會制造成長的土壤。
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姬定正打算在越地建立新會,蜀國直接崩盤,姬定只能先在蜀國成立新會,等到他回過頭來,打算進軍越地時,這宋國又跳出來。
姬定又只能先針對宋國。
濮陽!
經過一年的努力,供各國開會的會議室終于建成,就在宮殿邊上,是一個圓形的建筑,獨特的樣式,非常顯眼。
建造這會議室的本意是多溝通,避免一些誤會,以此來減少戰爭,大家和氣生財。
可惜事與愿違。
這會議室自開門以來,天天都在吵,屋頂蓋都快被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