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速度非常驚人。
其中原因就是韓國被新會大軍嚇得魂不附體。
如強大的秦軍再與新會交戰兩回合后,都直接選擇跑路了,新會大軍是全方位領先,韓國哪里還有抵抗的勇氣。
那投石機和床子弩,更是令韓國連守城的勇氣都沒有了。
趕緊向魏國投降。
而公孫衍可是當今世上數一數二的戰略家,外交家,軍事家,而不是目光短淺的魏惠王,只能看到這眼前的好處。
這新會的強大,也令公孫衍感到非常害怕,他意識到如果不扼制新會,魏國必然步韓國后塵,而要扼制新會,那就必須聯合天下諸侯國,共同對抗新會。
但是公孫衍似乎用力過猛,魏惠王也被嚇到了,這新會這么強大,咱們跟他們為敵,那不是找死嗎?
魏惠王顯得很猶豫。
公孫衍一看這老頭的神態,頓時就反應過來,于是又道:“大王,之前韓國大軍都在我國邊境與我軍交戰,新會是有機會直接進攻韓都,但是新會卻選擇放棄韓都,從而進攻洛邑,臣估計在周濟眼里,這天子遠比韓都重要,足見其野心啊!”
魏惠王聽得一驚。
如果周濟要取代天子的話,那他志向就絕不是偏安于楚國。
肯定是要對付他們這些諸侯的。
惠施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他也深知魏老頭欺軟怕硬的性格,于是道:“大王,臣以為犀首絕非危言聳聽,但新會如此強大,若公然與之翻臉,于我國不利,我們可以暗中與齊國聯系,先停止東邊戰事,拉攏東方諸國,甚至于西邊的秦國,然后見機行事?!?/p>
魏惠王稍稍點頭,道:“就依相邦之意?!?/p>
而此時齊國方面在得知秦軍退走,韓國被滅,也是嚇得是寢食難安,這玩了半天,他們齊國倒成了孤家寡人。
說好得三國聯盟呢!
鄒忌趕緊命人與魏國、趙國商量停戰一事。
雖然齊國方面并未直接感受到鐵甲兵的可怕之處,但是新會已經兼并大半越地,最近又吞并巴蜀,這實力是遠勝當初的楚國,齊國的和解理由當然也是新會的威脅。
齊國和魏國是一拍即合。
不過趙國和宋國卻不愿意答應。
他們心想,你們魏鄭聯軍主要是跟秦韓聯軍交戰,一直是我們趙宋聯軍在跟齊國作戰。如今我們是勝券在握,這可是擊敗齊國的絕佳時機,而你們魏國卻在奪得韓國大部分領土后,就要求我們停戰。
你們這是人話嗎?
這分明就是惡心我們啊!
趙宋渴望能夠瓜分齊國。
但趙國畢竟是大國,趙肅侯父子可都不是庸君,其相邦大戊午也非鼠目寸光之輩。
魏國方面也將韓國發生的一切告知趙國,同時趙國與韓國本是一家人,這韓國不少貴族也在拼命的游說趙國。
真不是魏國兼并我們的,是我們主動要加入魏國的,因為那新會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