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世子,竟然隨手扔垃圾。
真是沒素質。
不過我們喜歡。
姬定這么一個毫無素質的動作,卻讓成之望等一眾大富戶們看得是如癡如醉,欣喜若狂,仿佛見到一位大美女在脫衣。
這是一種迷人的賤。
但這就是我們需要的。
如今各國都是戰(zhàn)火紛飛,人群流動相對是比較多的,同時信件來往也變得越來越多。
而當今的文字的載體主要就是竹簡和縑帛,但是這兩種載體,都有著致命缺陷,竹簡太過笨重,一本書可能就是一大車,運輸成本極高。
而縑帛的話,產(chǎn)量太低,成本又太高,畢竟如今的紡織工藝是非常落后的,那么用紡織品來作為文字載體,這顯然無法普遍開來,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這么干。
然而,在整個大環(huán)境下,舊貴族階級正在瓦解,而新貴也在誕生的過程中,想成為人上人,自然需要讀書認字。
可見不管是局部,還是大環(huán)境,都對文字載體的需求是越來越高。
這需求越高,利益就越大。
巧了的是,這紙張是屬于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對世界文明進程都造成巨大的影響,也是整個華夏民族的榮耀,姬定對此真的是了如指掌,因為四大發(fā)明是他們外交人員必講的故事,他都還去看過一些藝術家用古代工藝造紙。
他很早就想到利用黃紙來解除王室的債務危機。
而且在這一筆買賣中,他不但占據(jù)天時地利,同時他還占盡人和。
這時期的商人,不管是眼光、謀略、膽色,其實都要勝過以后那些朝代的商人,倒是更像后世的資本家,只不過如今的生產(chǎn)力有限,導致商人有著不可突破的瓶頸,若想發(fā)展壯大,那也是不可能的。
而這都是因為這時期雖然很亂,但同時也是非常自由,對于商人是沒有太多約束。
這誘惑對于當下的商人而言,實在是太大了,太香了。
成之望他們都不敢說,咱們先回去商量一下,雖然這筆錢可也不小,但他們都覺得,姬定的態(tài)度,不是那么渴望與他們合作,而且又是那么的隨意,十分不專業(yè),那么如果他們離開,可能會被一些商人趁虛而入,與姬定達成合作,這小子可真是太容易被人忽悠了。
這走不得!
最終,他們當場答應了與王室合作,一塊生產(chǎn)這種黃紙。
但是他們也不傻,在答應的同時,他們也提出三點要求,確定產(chǎn)量,確地成本和確定壟斷。
在產(chǎn)量和成本方面,姬定其實是有些夸張的,畢竟當下的工具是有限的,但姬定也都全部答應,因為他知道,就是產(chǎn)量少一點,對方也不會去計較得,只要是壟斷的,那就絕對有利可圖。
雙方愉快的達成了一個初步協(xié)議。
待成之望他們告辭時,姬定還每人給他們送了一籮筐黃紙,這更是令成之望等人開心不已,可他們哪里知道,這已經(jīng)是王宮內(nèi)所有的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