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賺些銀錢,又能童叟無欺,那就是極好的了。
所以外府有人燒制泥爐,謝大娘子定要有條件,就是不知曉謝大娘子會怎么提?
楊欽在眾人期盼下,重復(fù)謝玉琰說過的話:“阿嫂說,做泥爐的法子她都交給了衙署,所以這泥爐也算不得什么秘密,但若是想要帶上大名府泥爐的名頭,每次燒出的泥爐都要似楊家這般查驗。”
楊欽說完了,屋子里有一瞬間安靜。
過了好一會兒,童子虛先道:“沒了?”
楊欽點頭:“沒了。”
柳二郎道:“就這些?”
楊欽應(yīng)聲:“是啊,就這些。之所以這會兒還沒說完話,就是魏阿爺、耿阿爺、姚阿爺在與他們說,泥爐要如何查驗。”
眾人互相看看,不明白謝大娘子這樣做到底有什么好處。
這是等于是將泥爐做法白白給了別人。
楊欽想起來:“對了,阿嫂還說了,沒有經(jīng)過查驗的泥爐,不能對外說是大名府泥爐,否則她定會告官。”
“那些商賈可能不信,”楊欽挺了挺胸膛,“我阿嫂就是有這樣的本事。”
眾人議論紛紛,一直沒有說話的左尚英思量片刻,抬起頭:“燒制泥爐的窯口不在大名府,這要怎么查驗?”
楊欽道:“開始半年要請我們的工匠前去,工匠的住處、飯食都要他們準(zhǔn)備好,還要給每日二百到三百文工錢,半年之后泥爐燒制的沒問題了,我們的工匠才會離開,但也不是從此之后不查驗了,而是要改成不時抽查,一旦發(fā)現(xiàn)泥爐是殘次品,那窯口燒出的泥爐就不能再帶‘大名府泥爐’的名號。”
“所有買過‘大名府泥爐’的百姓,隨時都可以帶著泥爐來楊家的鋪子查驗,發(fā)現(xiàn)問題,定會追究到底,還要將那些燒殘次品的窯口寫在門前的布告上。”
柳二郎道:“那你們要如何得利呢?”
楊欽道:“阿嫂說了,我們不要利,我們只要保住大名府泥爐的名聲。”
名利兩字密不可分,但現(xiàn)在柳二郎還想不到,謝大娘子如何做才能從中取利,看來都得等謝大娘子為他們揭開這一切了。
等到大家都喝酒、閑聊的時候,左尚英看向楊欽:“你阿嫂今日有什么東西拿給我們看嗎?”
之前送給他們的泥爐已經(jīng)在大批燒制了,左尚英覺得謝大娘子肯定還有什么新式樣的瓷器。
前幾日謝大娘子才讓楊欽向他們求筆墨,這筆墨定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