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南麓,太乙觀外,一片蒼翠杏林掩映。
樹冠上,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杏子沉甸甸地掛滿枝頭。
姜桓身著褐色道袍,坐在杏樹下,和十余個道童一起盤腿趺坐,各自面向一棵杏樹,念誦著《太乙救苦真經》。
念經聲連成一片,匯聚成道道音浪,拂過杏林,震得枝頭杏子上下搖曳。
伴隨著經文韻律,姜桓將自身修持的精氣神三元精粹,緩緩注入身前杏樹中。
一邊滋養壯大杏樹本源,一邊溝通其中潛藏的靈性。
忽然,位于稍北方位的一名道童霍地起身,激動吶喊:“我成了!我成啦!”
念經聲為之停頓。
姜桓跟著眾人齊齊站起身,循聲望去,發現出聲之人乃是自己同舍的道童,章鳴。
再抬頭望去,只見其身前杏樹驀地由綠轉黃,隨即枝葉凋零,仿佛轉瞬便由初夏到了深秋。
“啪嗒嗒……”枝頭尚未成熟的杏子如雨落下。
眾人卻半點不覺可惜。
大家目光聚焦在杏樹頂端。
那兒有一枚黃澄澄的杏子,在不到十息時間,便由雞子大小,膨脹到拳頭大小。
淡淡的鵝黃光暈閃爍不定,讓這顆杏子看著就不同凡響。
一股異香悠悠飄開,在眾人鼻尖縈回,惹得大家食指大動。
姜桓定了定神,率先朝章鳴打了個稽首:“恭喜章師兄,種出靈杏,仙道可期!”
其他道童均滿臉艷羨,紛紛出言道賀。
“恭喜師兄,仙道可期!”
同為太乙觀道童,之前并無正式排序,都是自己按年齡序齒,章鳴年紀其實相對居中。
但修行之人,達者為先。既是同輩,眾人這一聲“師兄”,章鳴自然也當得。
他匆忙回了一禮,也顧不得和大家寒暄,輕輕一躍,就從樹梢上將黃杏摘了下來。
“愚兄先行一步,愿各位師弟師妹,也早日種出靈杏來。”
說罷,他直接捧著豐碩的杏子,吭哧吭哧啃食起來。明明是狼吞虎咽,卻沒漏下半點汁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