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這強大內(nèi)心和接受能力,就不是一般的官員可比。
這是個上位者!于謙再度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如果他剛才只是懷疑,那現(xiàn)在他可以確定,眼前這個老者身份必然極為高貴。
而能比英國公張輔還要高貴之人,除了宮里面那位,又還能有誰?
不過他并非常人,雖然猜到了朱棣身份,卻還是那副模樣道:
“若問此車造價,卻也不多,火車主在車頭,須上百萬兩,車廂一節(jié)十萬兩!”
“若要制造一輛長二十節(jié)的火車,至少需兩個車頭,共四百萬兩以上。”
“然則要用火車,需得鐵軌,此物才是火車的關鍵。”
“而鐵軌造價不凡,似我等車下這一段鐵軌乃是瓊州所造第一段鐵軌,共三十余里,據(jù)傳此軌當年建造之時,一里便用了十一萬兩銀子。”
“雖然這些年鐵軌造價不斷減少,但目前一里也在六萬兩以上!”
“故我瓊州當前鐵路六百余里,總造價在四千萬兩左右!”
“再加上其中研究成本,以及諸多配套工坊建設,那更是不可計數(shù)。”
略微解釋了一番,他便不再說話,留時間給朱棣慢慢消化。
而朱棣聽罷,不由看了朱瞻基一眼,朱瞻基也看向了朱棣,爺孫倆眼中已然只剩下苦澀。
剛開始于謙說一輛火車四百萬兩之時,朱棣便覺心中一驚。
須知大明朝的國庫收入十分復雜,分為糧食稅收、軍屯收入、絹紗稅收、勞役調(diào)配、制瓷業(yè)稅收、貿(mào)易收入,以及各項細碎的實物抵稅。
這其中真正能入帳白銀的稅收,僅有貿(mào)易一項,一年也就三百多萬兩。
也就是說,朝廷做生意做上一年,所獲錢財也不夠制造一個火車頭。
至于鐵軌更不用,即便把糧食與貨物全部甩賣,全年收入也就三千萬兩頂天了。
用大明朝的國庫建造鐵路,不吃不喝一年也建不了一條瓊州當前的鐵道!
更不用說,憑大明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狀況,大多數(shù)時候還都是勒著褲腰帶過日子。
換而言之,大明要想獨立建造鐵路,壓根沒門!真就一個絕望!
在爺孫倆的苦笑之中,嗚嗚嗚,火車頭響起了一陣鳴叫,拉著沉重車廂,緩緩行進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