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朱允炆這小子聽信讒言,非要削番,剪除諸王!”
“你削番便罷,漢武帝亦曾削番,何曾引起多大國家混亂?”
“可建文不僅要削番,還要殺人,我等皆是血肉至親,他不信至親,卻信外人,我等豈能坐視不管?”
“所以你爺爺造了這個反,掀了建文的皇位,成了當今皇帝。”
“可你不要覺得,為了皇位便可不擇手段,血脈相誅,互相猜忌?!?/p>
“彼等皆是你親族,民間百姓都知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何以到了皇家,反倒是親不親,義不義,仁不仁,如此一家之天下還妄想傳揚萬世,豈不招笑?”
“你須知曉,一旦有外敵入侵,先出手的絕不是那滿口仁義之輩。”
“先出手的,必定是你的血肉親族,王朝崩壞之時,要復江山,靠的也是血肉親族!”
“彼等皆如臂膀,你不信之,偏信外人,來日還準備讓何人助你?”
“爺爺您別說了,孩兒知道了!”朱瞻基被朱棣一番話語說得垂頭喪氣,不敢多言。
可朱棣卻是冷聲道:“兔崽子,只是一知半解,你知道個甚么?”
說著,他回頭瞪了一眼在一旁偷聽的朱高煦,又看了一眼楊榮等人。
眾人見之,無不低下頭去,似朱高煦不知在想什么,楊榮等人則是如坐針氈,恨不得趕緊下車。
畢竟這顯然是老皇帝在教孫子帝王之道,這種話他們本來是不該聽的。
可現在偏偏聽到了,若是以后朱瞻基登基之后想起今天,會不會再找他們談談?
故此即便他們此時聽到了,也只能裝作沒聽到,表示自己毫不關心皇家之事。
環顧了眾人一圈,朱棣這才又看向朱瞻基:“休要學點權衡之術,便將天下人視為魚肉?!?/p>
“你也別覺得爺爺是在虛情假意,在這里裝個什么道德之君!”
“似這等帝王之道,你一個,你二叔一個,都差你爹差得遠哩?!?/p>
“回去之后,多和你爹學學什么叫厚道,方可知古人為何云:‘乾坤以有親可久,君子以厚德載物?!?/p>
“再者,孔子有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四叔在瓊州創下偌大家業,此為無信可及?”
“憑的瓊州百萬人皆信他所言,偏你一個小輩在此質疑其言?”
“他為欺瞞你一家,竟要失信治下百萬百姓?你自己滾一邊兒去想想,你配么!”
“以后再讓爺爺聽到這等混賬之言,我也懶得罰你?!?/p>
“自去抄論語三千遍,好好領教領教什么才叫儒家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