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朱瞻基與朱棣為什么如此反應,說白了還是因為這個時代的運力感人。
就這么說吧,這個時代的馬車一車只能拉三百市斤(一斤約560克)的糧食。
一石有一百二十斤,大概一車能拉個兩石半糧食!
簡單一算就能算出五萬石糧食需要大概兩萬輛馬車。
而一輛馬車需要至少一匹馬、一個民夫負責押運,也即是兩萬匹馬加上兩萬民夫!
但算古代的運力不能這么算,因為民夫和馬匹在路上是需要消耗糧食的。
短途還好,長途運輸,比如朱棣北伐蒙古,一般糧食消耗都在一半以上。
所以換算下來,要將五萬石糧食運到前線,需要十多萬石糧食,四萬民夫再加上四萬匹馬運送。
也就是說,這一輛鐵皮車,便能頂四萬民夫和四萬匹馬,想想都覺得是天方夜譚。
若是平白無故便有人告知朱棣,有一種火車能頂幾萬人力,那他必然勃然大怒,要治一個欺君之罪!
可現在東西就擺在面前,他還坐在車上,由不得他不信啊!
思慮之間,朱棣又問道:“那此車滿載糧草,需要消耗幾何?”
在他看來,既然這東西效率如此之高,那消耗必然不少。
結果他一問完,于謙又笑道:“若問消耗幾何,還需看里程數,當前此車滿載一車廂煤能行二百里,一車煤五十來噸,一里需得煤五百斤!”
上百里,只需要消耗一車煤!朱棣眼睛一瞇:“此車居然燒煤?”
煤炭這東西,朱棣也知道,實則煤炭遠在宋朝就已經被發現且利用。
但因為普通煤炭中含有大量有毒雜質,在精煉技術發明之前,煤一直未曾普及。
當然,也不是沒有那種不需要精煉的煤炭,就比如無煙煤,含硫量就極低,是絕佳的燃料。
實則在朱高燨小時候,便曾告知過朱棣,北平西山可產無煙煤以作燃料。
但朱棣秉承著刻板印象,并沒有把這當一回事,甚至拒絕朱高燨要人開礦的請求。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多年前的回旋鏢竟然會在今天朝著他射過來!
煤炭不僅有用,而且有大用,挖一車煤就能節省上萬人力,這難道不是利國利民之事?
一時間,朱棣不由想起了多年前那個苦苦哀求的少年被拒絕的模樣,心中猛然一陣愧疚襲來。
假如,僅僅只是假如,當如要是他沒有拒絕朱高燨,那大明現在是不是已經有火車了?
如果現在已經有了火車,那他再度北伐草原各部,是不是不用再求著大胖給錢了?
想到此處,他又想起了自己用來監國的大胖朱高熾,性格是沉穩,當皇帝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