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朱棣會這么想,雖然瓊州的現狀如此,但朱高燨在老朱心里的印象其實并不靠譜。
因為在他四個兒子中,朱高燨是最不著調的,生在王侯將相家,卻喜歡和三教九流為伍。
從小不喜歡讀圣人經典便罷,還到處宣揚程朱理學的謬誤之處。
若非是他兒子,光是這一點,朱高燨就足以惹怒滿朝士大夫,遭受口誅筆伐了。
不過雖然士大夫們沒說什么,言官卻沒有少給他遞折子,說四皇子不務正業。
他也曾將朱高燨叫到面前訓斥,但這小子卻是聽也不聽,反手搞出了一個新學。
人家讀書人都強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而朱高燨卻強調凡事腳踏實地,整日讀書沒求卵用,最主要是知行合一,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甚至于親自帶頭,領著一幫不大不小的王公貴族子弟下田耕地,種菜養豬。
那段時間,朱棣那叫一個頭疼啊,雖說老朱家對官吏歷來苛刻,可對讀書人還是有基本尊重的!
結果你朱高燨一個皇子卻是帶頭辱及斯文,這不是給他老朱找麻煩么?
所以,雖然朱高燨已經在瓊州做出了成績,可在老朱心中,朱高燨無法繼承皇位。
畢竟,皇位的本質在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反程朱理學,本身就是與天下士大夫作對,即便當了皇帝也不長久。
對!老四當不了皇帝!朱棣安慰著自己,暗道自己昏了頭,竟然會生出這種想法!
“黃老爺,有消息了!”他正想著呢,忽聽耳邊響起一聲呼喚,抬頭一看,卻見所有人都在看著自己。
朱棣見狀,不露聲色的笑了笑道:“老了老了,總容易失神,怎么,有什么消息了?”
眾人自然不知方才一瞬間朱棣動的心思,朱瞻基急忙靠過來小聲道:
“爺爺,方才海關的人來通報了,說是已經電報知會張府。”
“得知張將軍正與四叔在南邊舉行海試,試驗什么新式戰船,還需幾日才能返回!”
“但聽說英國公前來,瓊王府已經派人前來接洽,等人來了,咱們就能入島。”
“只是需得先等幾日,等待海試結束,才能見到張將軍!”
“噢!老四和張軏都不在?”朱棣頷首應諾了一聲:
“如此也好,正好趁著這幾日,咱也看看這瓊州島上到底是何模樣!”
如此說著,片刻之后,他又咦了一聲,忙問道:“瓊王府接洽者又是何人,不會是趙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