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安堂的晨露還凝在石階縫里,院里的青磚地掃得發(fā)亮,秋陽漫過
“晚芳圃”
的金桂,在地上織出細碎光斑。老太太剛收了太極最后一式,米白軟綢衫的袖子緩緩落下,帶起一陣混著菊香的清風
——
她素愛養(yǎng)生,這套太極練了二十多年,說是能調(diào)和氣血。
秦嬤嬤連忙上前,將暖手爐遞到老太太手里,低聲道:“老太太今日這最后一式收得越發(fā)穩(wěn)了,定是秋陽暖得人心舒。”
老太太攏著暖爐呵了口氣,指尖剛觸到爐壁的溫度,便見沈玉薇帶著顧青珩從回廊下過來。沈玉薇福身時裙角輕掃地面,聲音溫和:“母親今日氣色瞧著比昨日更勝,想來這秋菊清氣果然養(yǎng)人。”
顧青珩緊隨其后屈膝,鬢邊珠花輕晃:“祖母安。”
話音剛落,月洞門那邊的腳步聲也近了。柳姨娘領著顧青鳶、顧青硯快步上前,隔著兩步遠便斂衽行禮,聲音比主母更低些:“老太太安。”
顧青鳶作為大小姐,雖性子跳脫,禮數(shù)卻周全,垂首時銀飾輕撞出細響;顧青硯立在姐姐身側(cè),月白長衫襯得他眉目清俊,躬身時脊背挺直,朗聲道:“祖母安。”
眼底帶著少年人對長輩的敬重,還藏著幾分想呈畫的期待。
老太太目光掃過眾人,指尖在暖手爐上輕輕點著,淡淡開口:“都起來吧,晨露重,進屋里說話。”
眾人應聲起身,跟著老太太往正屋走。沈玉薇想上前扶,被老太太輕輕避開:“我還沒到老得走不動的地步。”
柳姨娘則識趣地落后半步,讓主母與嫡女走在靠前些的位置,自已帶著兒女綴在后面,青石板上的腳步聲輕得像落桂。
剛進正屋,八仙桌上已擺好早膳:百合蓮子粥冒著熱氣,旁邊是幾碟細巧點心,醬菜切得如發(fā)絲。老太太坐了主位,沈玉薇上前布菜,秦嬤嬤在旁協(xié)助,將燕窩粥盛到老太太碗里。八仙桌旁另設了張小桌,柳姨娘帶著兒女坐下,顧青珩也依言過去,與顧青鳶姐妹相對。
“青珩昨日給佛堂繡的經(jīng)幡,針腳越發(fā)勻凈了。”
老太太舀著粥,慢悠悠道,“前日國公府老夫人來,還說咱們家姑娘瞧著就端莊,將來定是個好當家主母。”
顧青珩紅了臉,輕聲道:“都是祖母教導得好。”
老太太點點頭,視線轉(zhuǎn)向顧青鳶,眉頭微蹙:“青鳶,你這裙角是怎么回事?”
顧青鳶聞言連忙垂得更低,雙手貼在膝前,聲音恭順:“回祖母,昨日不小心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