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他起身,朝著通天教主行禮,隨后提出自己在大道之上的困惑。
“老師,弟子有一不解之處,還請老師為弟子解惑。”
“大羅金仙修三花,三花者,天地人也,亦是自身精氣神之花,弟子五氣早已圓滿,卻是遲遲無法凝聚出三花之種,還請老師”
通天教主聽著多寶的話,看了他一眼后沉聲開口,聲若洪雷,響徹碧游宮內外。
“三花者,天地人,天花代表神,地花代表氣,人花代表精,三花各自不同,但又互相關聯。”
“欲修三花,先修五氣,胸中五氣圓滿可蘊養肉身,自身精氣神圓滿便可著手凝聚三花之種。”
通天教主為一眾弟子答疑解惑,不知不覺間已然是過去百年。
沒辦法,誰讓截教人多呢,便是一個弟子一個問題,也是需要不少時間的。
清源便側耳聆聽,說不準自己什么時候就會遇上呢!
雖然他所修行的與洪荒天地諸多生靈修行的不同,自創修行之法,與洪荒天地的修行之道全然不一樣。
但萬一呢!
誰又說的準最后自己會不會遇上這類的問題。
須知,大道同歸,修行到最后都是為了證道,每個生靈的修行方式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
現在通天教主答疑解惑,他自是要認真傾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的修行之法不曾圓滿,還處于摸索階段,現在眾人所提問的解釋境界之上的疑問。
三千多弟子啊,問的問題都不一樣,從大羅金仙境界到天仙境,六個境界,他卻是收獲滿滿。
隨著最后一人得到通天教主的解答后,便代表著這次講道正式結束。
通天教主身形不知何時消失,立于他身旁的水火童子卻是開口。
“此次講道結束,下次講道會再行通知,碧游宮即將關閉,爾等可自行散去。”
水火童子聲音落下,眾人皆是起身朝著高臺行禮。
“恭送老師。”
碧游宮門大開,眾人皆是離去,清源亦是混在人群之中,走出碧游宮。
碧游宮外,有著諸多的截教外門弟子,在見到碧游宮門打開之時,他們便起身離去,不再島上逗留。
清源走出碧游宮,漫步在金鰲島上,看著四周的山川草木,眼中帶著一絲懷念。
曾幾何時,他也是那其中的一員,只是因天生不凡,乃是先天金竹,得通天教主點化,從此化形出世。
現在的他終是不用再受本體的束縛,也不會再被困于金鰲島上,想去哪就能去哪,得了自由,可以見一見那廣闊的天地。
清源深吸一口氣,朝著自己之前的洞府而去。
既然要離島了,那自是要做些準備,久居山中,外界是什么情況他也不清楚,自是要多準備些手段。
若是一點手段都沒有,遇上不軌之人,與其相斗,又如何能將其制服。
清源性子便是如此謹慎,不打無把握之仗,即便是外出游歷,也要做上幾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