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還剩下一塊,就隨手給了一個半大的少年。
云策很霸道,在他居住的羊車周圍,他不允許旁人住,住地旁邊有一個一畝大小的灌木林,他不許別人去,因為,那里是他跟娥姬的專用廁所。
在徒營里,吃的比別人好,穿的比別人好,住的比別人好,就連廁所也比旁人高級一大截,加上之前二十七勝一負的武力戰績,云策在徒營里就是最閃亮的一顆星。
吃過早飯之后,云策就在徙營里漫步,順便聽狗子給他翻譯的各種聲音……內容不太好,這一片荒原已經找不到多少食物了,徒夫們想要離開這里,去食物多的地方繼續建立營地,徒夫長不同意。
徒夫長不同意,是一件很沒有道理的事情,如果說硬要找出一個理由,那一定跟官府不久前的那場戰敗有關。
一千兩百名流民擊敗了官府正兵,獲得了最好的武裝,他們的膽子變得更大了,已經開始四處襲擊官府的商隊不說,還派人偷偷潛入徙營,鼓動這里的徒夫們跟著他們一起造反,一起過上吃飽穿暖且無人壓迫的好日子。
這些消息是狗子聽了太多人說的話之后總結出來的答案。
(請)
n
:造反是一個決定不是選擇
“革命?起義?”聽狗子說了之后,云策欣喜萬分,民智開啟的第一步就是知曉,自己的剩余價值被人盤剝了,知道什么是不公正,也知曉公正從來不是旁人恩賜給你的,所有的公平,公正都需要依靠自己的一雙鐵拳來創造。
總之,就一句話——你憑什么這么對我!
如果能夠目睹一場革命,就能大致判斷出這支漢人是否已經忘記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
這句話就是漢人江山看似一成不變,實際上卻是常變常新的,每一次農民起義都是一個吐故納新的過程,讓老邁的大漢重新煥發生機。
所以,造反,起義,對大漢人來說很重要,一旦沒有了這兩個詞,大漢早就腐朽的不知道成什么樣子了。
狗子是一個善于歸納總結的精靈,再給他一些時間,多參與一些事件,他的思維基礎應該會更加的靈活充盈,云策很希望有朝一日,這家伙能夠以人的模樣出現在他的面前。
回到羊車的時候,云策看到一個帶著皮帽的壯漢正在跟娥姬說話,云策過來之后,那個皮毛大漢就拱手道:“好漢,裴川有禮了。”
云策看一眼壯漢腳下的皮靴,又看看他頭上的皮帽,這是公士才能有的穿戴,整個徙營里,聽說只有徒夫長是公士。
想到這里,云策也拱手道:“見過徒夫長。”
裴川朝四周看看,見四周無人,就繼續道:“劉平安,我們就要大難臨頭了。”
云策笑了,拱手道:“如此,某家這就離開。”
裴川臉上的笑意瞬間消失,冷聲道:“不加入我們,就休想離開。”
云策繼續笑道:“六個差役防備你一人,他們人呢?”
裴川抬手道:“請好漢移步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