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趙澤勇干預自己,只有嘆息了
但是李宗仁也明白,戰爭是服從于政治的,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罷了。而且自己一旦拒絕,恐怕也是廉頗、樂毅之流的結果。趙王用趙括換了廉頗,燕王用騎劫換了樂毅,自己也勢必被人替換。相比這樣,李宗仁覺得,還是自己在前線指揮更穩妥,即便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強攻,也比換一個不清楚戰況,不了解桂林師的人來瞎指揮強啊。
不能打,硬著頭皮此時也要打了。
視察了裝甲部隊,攻堅戰裝甲兵當然是當仁不讓的最佳選擇。可是經過激戰,裝甲部隊的狀態并不好,很多坦克都無法繼續作戰了,等待配件維修,而裝甲兵也很疲憊了。其他部隊情況倒是好點。可是用步兵強攻,傷亡勢必很大,李宗仁真有點于心不忍。接著去看了自己最仰仗的突擊部隊,他們倒是戰意昂揚,可是不知道一場沖鋒下來有多少還能活著見到明天的太陽。
但是已經沒有辦法了,軍令如山,既然上面已經下令了,借故拖延還是陽奉陰違都是不合適的,只能強攻。
炮兵部隊在經過兩日的高強度作戰后,疲憊不堪,在炮兵陣地上呆一天就讓人頭腦發脹,更不用說聽了兩天的炮聲了,情有可原。
飛機那邊還好說,盡管沒有先進飛機,但是聯省還是給了李宗仁大力的支持,兩百架老式飛機隨時待命。而日本人此時龜縮起來,根本就不對空軍做抵抗。但是面對有永備工事,如同烏龜縮在殼里的日本軍隊,僅靠空軍是無法拿下的。
能依靠的部隊,裝甲兵、炮兵情況都不好,只能用人扛,這樣的戰斗李宗仁真的很不愿意指揮。但自己不指揮,又哪里能夠放心,真是進退兩難。
“報告師長,總司令發電給我們派援軍了。”
就在李宗仁在指揮部部署接下來的作戰計劃的時候,通訊兵傳達消息。
“什么援兵?”
李宗仁疑問道。他心里清楚,此時自己根本就不缺后援,炮兵、裝甲兵、空軍都有,這次戰斗根本就不是弱在兵力上,而是差在了地利上,派什么援兵都不好使啊。
“總司令部發來消息派了一只炮兵和一只裝甲兵。炮兵部隊是王潔修將軍領軍,裝甲兵是劉國棟司令親自帶領。”
李宗仁意外的哦了一聲,王潔修他不太熟悉,但是聽說是過去唐繼堯的手下,后來隨著顧品珍他們去了廣東,又北伐到了江西,這次江西起義后,就帶領滇軍全部回了云南,王潔修正是回歸的那批軍官中的一個。但是劉國棟李宗仁就相當熟悉了,九江一戰劉國棟和他的裝甲兵一戰成名,裝甲兵此時已經是聯省軍隊一個很主力的兵種了。沒想到為了山東戰役,劉國棟親自出馬了,看得出來上面對山東相當重視啊。
聽到劉國棟出馬,李宗仁多少有些欣慰,聯省現在的高層就有這些好。起碼不像戰國時候的趙王和燕王那樣,完全是因為讒言來發號施令,做出每項命令都是有原因的,而且充分能體諒到前線將士的困難。
但是李宗仁心里認定,聯省派援軍無非是一個表態,表明他們對前線的支持,但是能起到什么作用,李宗仁根本就不抱希望。自己什么都不缺,從來都沒有求援過。而聯省派來的這兩個兵種,也不過是減小了李宗仁強攻的難度罷了,從根本上無法改變敵我對比的態勢。
“援軍到哪里了?”
李宗仁問道,如果太遠的話,自己就不用等了,如果近的話,等待還能給自己爭取一點時間,但也于事無補。要是有兩個月時間,李宗仁相信,日本人的戰斗力勢必被消耗殆盡,到時候他們即便是不投降,也能輕松拿下。
“按照上面的說法,今天中午就能到。”
“哦?”李宗仁疑了一聲:“呵,這是要給我一個驚喜嗎。”
李宗仁不僅想到,這時候還有這種惡趣味,如果是趙豐的做法不會讓人疑惑,可是這命令顯然是趙澤勇發的,在大戰之中還有這種心態,是在暗示自己,表明聯省高層的輕松心態嗎,這倒是比上次拉著趙豐下棋顯得進步了一點。
李宗仁腹誹著自己的上司,但是當他看到援軍的那一刻,他明白了原因,之所以這么晚通知他,完全是為了保密,因為他得到了相當給力的援助。
王潔修的重炮部隊,聯省級的戰略炮兵部隊,口徑兩百的重炮,新式的穿甲炮彈,威力絕倫,放在那里都是戰略性的力量。不管是火炮還是炮彈,都是聯省最新裝備的,處于保密階段的武器裝備,如果知道有這些東西的話,李宗仁早就要求調撥了,那里輪到的上面給他援助,自己早就請援了。戰斗中已經證明,穿甲彈對鋼混結構工事是有作用,甚至是唯一有作用的武器。但是日本人的工事太堅固了,德國人的工程本來就很扎實,沒有一絲一毫的水分,日本人占領期間又經過了加固。李宗仁自己部隊中就是72的穿甲彈,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只是在一些薄弱環節有效果,可是這些地方并不是重點,對日本防線沒有決定性的傷害。
而劉國棟的支援呢,則是一只新式的坦克部隊,一只最新式坦克武裝起來的部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