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的投機,趙澤勇一口決定。
“好痛快,我就喜歡跟你這樣的客戶合作,以后有什么想要的了,都來找我,除了原子彈外,大概還沒有我弄不到的。”
跟紅軍達成了交易后,趙澤勇可以安心修養了。
難得的清閑下來,趙澤勇喜歡看書,尤愛歷史和經濟。
剛巧網上看到劍橋出的經濟史評價不錯,索xg讓小護士幫自己去書店整來了一套。
一看就入神了。頓時對這種經濟史類讀物大感興趣,先后讓人買來了一整套的亞洲經濟史,現代經濟史,和ri本經濟史。
通讀一變之后是獲益匪淺。
民國以前的歷史,趙澤勇是讀過的,但是戰后的歷史,則因為當時急功近利,也是迫切需要了解民國歷史,因此有些忽略了,這次算是補上了。
趙澤勇現,在一個客觀的事實上,戰后ri本崛起了,德國崛起了,亞洲四小龍崛起了,中國大6崛起了,以后的印度也會崛起。
德國靠的是汽車業、機械制造業,ri本靠的是電子產業,亞洲四小龍靠的是達國家產業轉移,中國大6靠的是人力密集型產業。
嚴謹的德國人似乎擁有機械的天賦,所以他們的機械獨霸全球。jg細的ri本人,喜歡櫻花的國度,他們擅長制造jg美的漂亮的民用品,所以他們制造電視,制造手機,制造游戲機。亞洲四小龍區位優勢明顯,所以他們可以走產業轉移的路子。中國大6更是擁有龐大的勞動力,所以可以走人力密集型的路子。
很顯然,只有找到了合適自己的路子,才能最快的趕上前面先進者的腳步。
找對了自己的路子,才能走的快,這句話沒錯。
可是什么路子適合中國人呢,中國人的xg格是什么呢,辜鴻銘說,中國人有德國人的嚴謹態度,有ri本人的jg細xg格,有俄國人的豪邁氣質,有美國人的冒險jg神,有英國人的紳士風度,還有法國人的浪漫主義。
這話說的沒錯,不是為了抬高自己,而是說出了一個事實。中國太大了,中國人太多了,各個地區人的xg格都不同,你可以在西北找到德國人身上的嚴肅、沉靜,可以在江南看到ri本人的jg細、講究,可以在燕趙大地上看到俄國人的豪邁、野xg,可以在閩粵看到美國人的冒險、開拓,可以在西川看到法國人的浪漫、散逸,也可以在士紳們身上看到英國人的紳士風度。
那么中國人該走什么路子,美國的大商業開拓路子,德國人的機械至上路子,ri本人的電子科技路子,還是等著產業轉移。
趙澤勇經過苦思,最后認識到,什么路子其實都不是自己主動選擇的,有時候不是你去選擇路子,而是路子選擇你。德國人有歷史遺留下來的技術底子,ri本人戰后可以吸附在美國身上展民用,四小龍等到了產業轉移的契機,而中國則有計劃經濟留下的龐大資本。
而在民國時代,中國有什么底子,有什么契機,好像都沒有。
但是有趙澤勇,于是就有了德國的技術實力,有了四小龍的契機,就有了一切。
技術實力,可以從現代拷貝,完爆德國不成問題。產業轉移,有什么比時空轉移更犀利的。現在需要的,只是打造一個‘活’的產業了,不僅僅是工業,還有農業,服務業。
德國有技術基礎,戰后飛的崛起,帶頭的是汽車、機械,ri本人也有一定的基礎,讓他們崛起的是彩電,是空調、冰箱、洗衣機,是手機、游戲機,是機器人,四小龍所有契機,他們得到的是ri本的造船業,英國的紡織業,美國的金融業,而大6有實力,幾乎全面出擊。
19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他們抓住了工業革命,開創了工業革命。2o世紀是美國的世紀,他們繼承了工業革命,展了工業革命。中國則失去了這兩個世紀,必須補課,補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課,補用機器代替人工的課,補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課,補內燃機、電力應用的課,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沒來到,抓住她,開創她。
說到底這些都是理論,是孫中山的大話,是空想家的談資。趙澤勇是一個實干派,從來都是,所以他要做的是最實際的東西。
說白了,落到最具體的層次,還是企業,級企業,龍頭企業。用大龍頭企業,帶動民國的工業革命,補上機器代替人工,補上內燃機、電力的課,并且展電子產業開啟第三次工業革命之路。
具體做法,趙澤勇很快結合起了自己的龍頭企業計劃,或者說把自己的龍頭計劃又往前推動了一步,完善了一步。
德國的大眾汽車,ri本的索尼電子,新加坡的淡馬錫投資。
打造龍頭企業,一個龍頭企業,可以帶動一連串的上下游產業,形成一條能戰斗的鏈條。大眾汽車可以帶動德國的鋼鐵,帶動德國的機械制造,ri本的索尼可以帶動ri本的集成電路,帶動ri本的音像制品,淡馬錫則讓新加坡全面升級。
但是中國是一個大國,是一個級的大國,人口數萬萬,不可能只靠著德國的大眾,靠著ri本的索尼,靠著新加坡的淡馬錫,而是要有自己的大眾,有自己的索尼,還要有自己的淡馬錫。說白了,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想要崛起,就要在各條產業上,都擁有級的龍頭企業。
趙澤勇想明白這些,好像是想了很久,又好像是突然就明白了。是從到了民國后就開始想,才終于想明白了,還是積累了很久,突然受到基本讀物的啟一想就明白了,趙澤勇自己也說不清,反正就是在自己思維模式,世界觀,認知固定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想明白了。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