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崇等人在北方與匈奴周旋之時,益州這邊,康鵬與賈詡精心設計的離間毒計卻遇上了麻煩,開始,本來康鵬的離間毒計已經起了效果,劍閣軍民幾乎都對康鵬極為頭疼的賈龍的‘消極懼戰’戰術嗤之以鼻,賈龍威名掃地,劉瑁、劉循和張松三人都在明里暗里向劉焉送去奏章——全部要求撤換董卓軍唯一忌諱的益州軍主將賈龍!采取主動手段迎擊董卓軍。
眾口一詞一起施壓之下,劉焉也動搖了,加上他素來忌諱賈龍功高震主,甚至撤免賈龍的公文已經草擬完畢,正要用印時,匆匆趕來的從事鄭度與費觀苦勸住劉焉,那鄭度是劉焉同鄉,跟隨劉焉已久,頗得信任,鄭度諫道:“主公,賈老將軍久經戰陣,用兵如神,又老成持重,而董賊來勢洶洶,又兵精將勇,我軍切不可以與之野戰,唯有堅守方是上策。”
費觀是劉璋妻舅,家族在益州頗有勢力,他也不贊成撤換賈龍。費觀諫道:“主公,賈老將軍乃是蜀中長城,有勇有謀,豈是那消極避戰之人?益州軍只有在他統率之下,方能與董賊相抗,何況賈龍將軍在葭萌關以弱勢兵力堅守近月,董賊空有數十萬大軍也寸步難進,即使被迫撤離也設伏重創敵軍,更險些取下董賊人頭,已證明老將軍的戰術可行,乃是敵軍客星,若臨陣換帥,無異于自毀長城,只會白白便宜了那董賊。”
兩個益州重量級人物為賈龍說話,劉焉再糊涂也不得不考慮撤換賈龍的后果,最后劉焉決定讓賈龍再擔任主將一段時間,以觀后效。劉焉剛作出決定,便被潛伏在成都的暗月組與燕子組探知,飛鴿告訴康鵬,康鵬聞信大怒,大罵道:“鄭度小兒,費觀孺子,竟敢壞本相大事!本相誓將你們碎尸萬段!”
呂布附和道:“義父放心,不能誘使劉焉撤免賈龍老兒,我們就強攻,孩兒就不信,這小小的劍閣能擋住義父的四十萬雄師!”
康鵬雖然正在氣頭上,但頭腦還是有些清醒的,劍閣關前是綿延數里的狹路棧道,兵力根本無法展開,士兵再多也是白搭,當下康鵬搖頭道:“強攻之策只能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眼下劍閣諸將已中為父的離間計,軍心不齊分為數派,劉焉老兒雖然暫時沒有撤換賈龍,但仍有希望,破劍閣之事,還是從敵人內部多想想辦法。”
“太師言之有理。”賈詡奸笑道:“劉焉老兒不過是被鄭度與費觀勸住,其實對賈龍仍然嚴加提防,否則也不會先讓張松監視賈龍,又派兩支互不統屬的劉瑁與劉循軍到劍閣協防,劉瑁就不用說了,那劉循又年少輕狂,有勇無謀,我們只要稍加挑撥,就不怕他們不在內部互相碾軋。”
看賈詡的那幅奸笑,康鵬就明白這個三國第一毒士又想出什么斷子絕孫的餿主意了,立即問道:“軍師又有什么妙計?”
“就是賈龍的那支親兵——無當飛軍。”賈詡陰笑道:“賈龍是犍為人,長期駐扎犍為防御南蠻威脅,可賈龍對南蠻采取軟硬兩策,一面鎮壓南蠻襲擾益州,一面懷柔收取南蠻民心,不得不承認,賈龍干得很出色,他極得南蠻民心,南蠻人對他敬若天神,他的那支戰斗力相當出色的無當飛軍中,有小半都是南蠻的少數民族軍人就是證明。”
“這又怎么樣?”呂布莫名其妙道:“南蠻離劍閣差著幾千里地,關劍閣什么事?”
賈詡尚未答話,卑鄙無恥的康鵬已經恍然大悟,朝賈詡豎起大拇指奸笑道:“高,實在是高,軍師妙計,妙計!”
“義父,軍師什么都沒說啊?”呂布更是糊涂,急忙問道。
康鵬大笑著拍拍呂布肩膀,“吾兒莫急,軍師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賈龍老兒極得南蠻民心,劉焉老兒又如此疑忌于他,如果有人在成都散播謠言,說賈龍要勾結南蠻造反,你說會怎么樣?”
“對!哈哈哈哈!”呂布仰天大笑道:“那劉焉老兒定會撤換賈龍,我們再把得意驕狂的劉循誘出劍閣決戰,那劍閣就是我們的了。”
見呂布長進如此,康鵬也是欣慰大笑,這時賈詡又說道:“光是謠言,那賈龍忠義之名遠播,劉焉不一定會上當,還請太師修書一封與賈龍,信中就說答應賈龍獻出劍閣換取益州牧的請求,故意讓信被劉循截獲,那劉焉再不上當,就沒有天理了。”
“好,好,本相這就修書送與賈老將軍。”康鵬大喜,立即去干那些傷天害理缺大德的事去了。
命令暗月組在成都造謠的命令發出去了,那封信也被劉瑁的心腹降軍悄悄送進劍閣,效果還沒顯出來,正在文鷺帳中百般討好的康鵬卻先接到李傕的告罪信,原來在八天前,李傕見大雪封山放松了警惕,被李嚴軍乘黑摸掉一座營寨,雖然救援及時損失不大,卻也丟近千名戰士的性命與許多糧草軍械,李傕不敢諱過報功,如實向康鵬稟報了戰果。康鵬見信大怒,又被文鷺諷刺一番更是憤怒,不等與賈詡陳宮等謀士商量,當即回信將李傕臭罵一頓,命令他主動進攻打一個勝仗,鼓舞士氣并給益州軍施壓。
康鵬給李傕的信送出的第二天,賈詡等人知道情況,賈詡等人都覺得康鵬太過了,賈詡略帶責怪的語氣對康鵬說道:“太師,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那李嚴雖然名氣不大,實則文韜武略都相當驚人,李傕將軍能在黑夜之中救援及時,又能在敵人易守難攻的情況下拖住相等兵力的守軍,不讓敵人分軍支援他地,已是非常難得。太師久經戰陣,卻以小過而大責,恐有傷將士之心,更在明知大雪封山的情況下強令李傕將軍一定要打勝仗,更是……,要知道,世上那有必勝之軍?”
康鵬干笑兩聲,心說我是第一次打仗,這些我真不知道。康鵬干笑道:“本相也有些后悔,這樣吧,本相這就再派人給李傕送一封信,安慰他幾句,讓他不必在大雪里主動進攻了。”
“小生覺得不必了。”賈詡搖頭嘆道:“李傕將軍是久帶兵的人,當然知道天氣不適合大軍進攻,肯定會以大雪封山為由推脫,到時候太師再撤消命令并安慰將士效果更好。”
康鵬想想也是,便干笑道:“好吧,就依軍師之言,等李傕回信推脫。”
康鵬是初通軍事,思慮不全,賈詡卻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們都忘記考慮一件事——董老大以前在軍中的威信!早在西涼之時,董老大就是西涼軍中的土皇帝,在李傕和郭汜等西涼軍老人的心中,早已經是只知軍令而不知皇命,康鵬發話了,李傕他敢不聽嗎?但康鵬和賈詡也沒有想到,康鵬這道糊涂命令會對戰局造成那么大的影響……當李傕接到康鵬的信后,頓時面如土色,信上康鵬不僅將他臭罵一頓,還命令他一定要打一個勝仗。李傕不敢怠慢,忙將郭汜、樊稠和張濟找來,向他們出示康鵬的書信,見董老大發怒,這幫西涼軍老將無不心驚膽戰,比天崩地裂還害怕。
“怎么辦?”李傕愁眉苦臉的說道:“其他兩路都連連獲勝,惟獨我們這里連吃敗仗,太師已經發飆了,這回我們再不設法打一個勝仗,只怕都得掉腦袋了。”
“可是大雪封山,通行艱難。”樊稠提出疑議道:“敵人又堅守地形不出,我們這仗怎么打?”
“樊將軍言之有理。”張濟也贊同道:“我們不如向太師回信報告情況,太師現在比以前通情達理多了,一定會理解我們的。”
“理解?”郭汜苦笑道:“那請張將軍親自跑一趟向太師解釋,或許太師真能理解我們。”聽郭汜這么說,張濟馬上把嘴閉上,他又不是不知道董老大的脾氣。
“打吧。”李傕垂頭喪氣道:“太師已經下了命令,我們就一定得照辦,點齊兵馬,準備出戰。”郭汜等人不敢違抗,正要去準備兵馬,李傕又叫住他們,“慢著,沓中敵人共扎九寨,互為猗角,我們得先決定攻打那一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