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華笑著應下,親自伺候鄭太后安寢,然后才去安置。
前世她出入景陽宮無數次,對這座寢宮熟稔至極。此時邁著輕快的步伐進了寢室。
銀朱荼白都等得困倦打盹了,推門聲一響,兩個丫鬟的睡意頓時不翼而飛,齊齊起身迎過來。
“奴婢已經備好了熱水。”
“宵夜也備好了。”
姜韶華笑著嗯一聲,吃了三人份量的宵夜,沐浴更衣,很快沉沉睡去。
一夜無夢。
隔日照例是五更起身,穿好禮服去上朝。
今天是太和元年的
蝗災(一)
大梁的大朝會,每個月初一舉行一回。平日處理國朝大事,都在小朝會上。
大朝會規模浩大,京城七品以上的官員都要參加。廣闊的金鑾殿容納不下這么多官員,低品級的官員們默默往后排,有的甚至站到了金鑾殿外。
按著大朝會的慣例,眾臣對龍椅上的天子歌功頌德,再啟奏一番天下太平之類的廢話,也就可以結束了。
太和元年的第一次百官大朝會,卻被一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擾得人心惶惶。
“幽州送來急報,燕郡里鬧了蝗災。春耕種出的青苗,被蝗蟲啃了十之八九。請皇上過目。”
一份輕飄飄的奏折,送來的卻是沉重無比的噩耗。
太和帝握著奏折,手背因過于用力青筋畢露。
蝗災二字一入耳,眾臣面色齊齊一變,竟不約而同地看向立在藩王中的少女身影。
這個少女,纖細窈窕,厚重繁復華美的郡主禮服映襯得膚白如玉勝雪。一雙黑眸,閃爍著哀痛。
正是去歲上奏折獻新糧糧種并預言過北方將起蝗災的南陽郡主。
當時太康帝還在世,王丞相看了南陽王府的奏折,根本不屑一顧,當眾指責南陽郡主是流言惑眾居心叵測。
然而,這一份幽州燕郡來的奏折,卻生生扇腫了王丞相的臉。也令南陽郡主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皇上,”姜韶華在眾目睽睽之下張口,出乎眾人意料地并未對著王丞相冷嘲熱諷,而是一臉凝重地表達了對蝗災的憂慮:“燕郡離京城路途遙遠,這奏折在路上便要半個月時間。燕郡遭了蝗災,朝廷得盡快賑濟撫民。不然,只怕會和平州一樣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