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衛(wèi)們早有默契,各自散開。
姜韶華在田莊里住了下來。白日和農(nóng)夫們一同聽課,興致來了,還會一同下田學(xué)習(xí)耕種。
前來學(xué)習(xí)的近兩百農(nóng)夫,眼見著郡主這般平易近人隨和可親,膽子也漸漸壯實起來。偶爾還有人主動和郡主搭話。
“郡主,草民是酈縣人,去年上山采藥的時候,就見過郡主。”
姜韶華記性極佳,略一思忖,對眼前這張滿是麻點的臉孔便有了些印象:“我確實見過你。”
農(nóng)夫喜出望外:“草民姓王,天生長了一臉的麻子,大家伙都叫我王麻子。郡主也這么叫我就是了。”
姜韶華笑了一笑,隨口問道:“今年酈縣玉米紅薯豐收,家中都不缺糧食了吧!”
說起這些,王麻子格外激動,連聲道:“是,都是郡主庇護,我們酈縣今年家家戶戶都收了許多糧食。草民留足了糧種,其余的糧食都拿去糧倉換成了麥子粟米豆子。糧食足夠吃一年的,明年開春,再種一茬玉米紅薯,到那時候,家里全堆著糧食,不會挨餓了。”
說著,王麻子忽然跪下來,就這么咣咣咣磕了三個響頭:“多謝郡主!多謝郡主!”
其余農(nóng)夫早就瞄著這邊,王麻子一跪,都跟著跪下磕頭。
姜韶華心頭一熱,溫聲道:“別跪了,快些起身。本郡主也盼著你們來年再豐收,永遠不會挨餓。”
因為朝廷公文而來的陰郁怒氣,在此刻通通煙消云散。
……
等了幾日,沒等來鄭太后安國公的消息,倒是薛刺史的書信先一步來了。
姜韶華看了薛刺史的來信后,忽然笑了起來:“薛刺史倒是眼明心亮,消息也靈通。”
隨著一同來田莊的,還有三位舍人。馬耀宗和盧琮還沒來得及反應(yīng),陳瑾瑜已搶先一步張了口:“薛刺史是來求新糧的糧種?”
“正是!”姜韶華挑眉一笑:“除去南陽郡,荊州還有六郡,分別是南鄉(xiāng)郡襄陽郡江夏郡魏興郡上庸郡和新城郡。這六個郡,有三分之一的地方遭了旱災(zāi)。”
“薛刺史正為賑災(zāi)一事殫精竭慮,更為明春耕種的事發(fā)愁。”
“他知道南陽郡有抗旱且產(chǎn)量高的新糧,打算出銀子求購糧種。”
陳瑾瑜笑道:“薛刺史倒是明白人。”
可不是么?
花銀子買糧種,天經(jīng)地義,可以避開朝廷的問責(zé),又能推廣新糧。
盧琮適時地張口問詢:“郡主打算賣給薛刺史多少糧種?”
這一年里,盧琮大半時間都在田莊里當差忙碌。培訓(xùn)農(nóng)夫推廣新糧一事進行得順利,盧琮也有一份功勞。
每日奔走忙碌風(fēng)吹日曬,昔日白皙英俊倜儻的文官如今黑了不少,也不再穿長衫華服,看著順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