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史去了荊州,姜韶華很自然地將條陳給了馮長史過目。馮長史看后,眼睛一亮,尤其是對玉米紅薯換銀子大為贊許。
緊接著,宋淵也看了條陳。宋統領表示,親衛營新招募了不少親衛,確實應該真刀真槍上陣見一見血了。
姜韶華雙目熠熠:“宋統領,你立刻派人去西鄂縣,將湯五請來王府,就說本郡主有要緊差事給他。”
……
提攜(一)
三日后,西鄂縣湯家大宅里,湯五太爺聽到郡主口諭后,想也不想地應道:“我這就走!”
來傳口諭的孟三寶笑道:“郡主特意交代,請湯五太爺帶上湯家能干的子侄后輩一同前去。”
湯五太爺忙笑著應下,轉頭就去找湯老太爺。
湯家買糧的隊伍在路途中遭了亂匪,損傷慘重。郡主悍然出兵,將那伙民匪剿滅得干干凈凈,俘虜的活口都送進了礦山,這輩子休想再見天日。
湯家血海深仇得報,上下都對郡主感恩戴德。便是湯老太爺,如今提起郡主,也只有滿心敬重。
聽聞郡主有要緊差事派給湯家,湯老太爺立刻道:“多帶些人手前去。”
湯五太爺點點頭道:“我也是這么想的。湯啟也一并隨我去。”
湯家孫輩中,十九歲的湯啟是最能干的。從去歲,就開始獨自領一隊人馬去買糧。
大事當前,兄弟兩個心里那點齷齪不提也罷。
湯老太爺到底做了幾十年家主,對湯家的前程未來格外在意,低聲道道:“如今北方大旱,朝廷一直在南方征糧。我們湯家原來的買糧渠道只剩不足三成,已經支撐不住這么多糧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