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華呼出一口氣,嘆道:“酈縣還好,匪禍已經平了,蔡縣令勤勉能干。農忙閑暇的時候,就組織百姓進山采果子打獵,還有采藥。酈縣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過了不少。”
“雉縣和舞陰縣才是大問題。這兩個縣都常年干旱缺水,百姓整日在地里勞作,收成如何,卻得看老天。”
崔渡接了話茬:“干旱缺水的地方,可以種紅薯玉米或是高粱?!?/p>
姜韶華深深看了崔渡一眼:“高粱我知道,紅薯和玉米是什么?”
崔渡掏出筆,在紙上畫了起來。
姜韶華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直接將頭湊過來。
一股淡淡的香氣飄進鼻息間。
崔渡依舊專注作畫,沒有抬頭。耳尖處卻悄然紅了一紅。
姜韶華一腔心思都在崔渡筆下,壓根沒留意。待崔渡畫出紅薯和玉米后,迫不及待地追問:“如果種這些,一畝地能產多少?”
崔渡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粗噶著聲音答道:“不會少于二十石?!?/p>
手腕驟然一緊,又被郡主抓住了。
不過,這一回郡主控制了力道,溫柔多了,一雙明亮的眼眸似閃出光來:“真能有二十石?”
要知道,時下一畝上等田,精心伺候著,最多也就產四石糧食。如果是中等田或是下等田,產量就更低了。
崔渡一張口就是二十石以上的糧食,這就意味著一畝地產出能翻五倍!如果崔渡說的是真的,這可是能改變南陽郡缺糧能活無數人命的天大喜事!
崔渡點頭:“我這還是往少了說。玉米可以當做主食,玉米桿可以喂牛羊。紅薯的用處更多,紅薯葉也同樣可以吃?!?/p>
“而且,這兩樣糧食適合干旱地區。如果明年后年真如王爺托夢那樣,南陽郡會遇到大旱。改種玉米和紅薯,就是最好的選擇?!?/p>
姜韶華眸光燦燦:“到哪兒能尋來紅薯玉米?”
崔渡攤攤手:“這我就不清楚了?!?/p>
姜韶華:“……”
姜韶華也沒惱怒,先松開崔渡的手:“你言之鑿鑿,可見這世間定然有這兩種糧食。我們這里沒有,就派人出去尋糧種?!?/p>
“郡主最好派人去沿海的地方找一找?!贝薅上肓讼虢ㄗh道:“只要能尋來糧種,我就能種出紅薯和玉米?!?/p>
沿海的地方啊……姜韶華思忖片刻,去書架邊拿了一張折疊好的紙過來,展開后細看,竟是手繪的大梁地圖。
“這地圖,是祖父當年離開京城的時候,從宮里帶出來的。”姜韶華輕聲道:“祖父閑著的時候,經常翻看,后來被磨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