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證明,確實是如此。
因而,程處默不懷疑李逸的話。
另一邊,程處亮與程處弼兩人則是心中有點懷疑。
在他們的想象中,釀酒大師最少也得是三、四十歲的人。
而李逸的年齡還沒有他們大,就能釀造出天下最好的酒,他們是不相信的。
便在此時。
有人把李逸送給程知節的兩壇酒送了過來。
程知節打開一壇酒,給自己倒了滿滿一碗。
李逸一見,頓覺不妙。
大唐人喜好喝酒,像程知節這樣的軍中猛將,更是喜好豪飲。
但問題是,這是四十多度的蒸餾酒啊,可不是程知節習慣的低度酒。
“宿國公,我釀的這酒,有點烈,小口喝。”
見程知節已經端起了酒碗,李逸趕緊開口提醒了一句。
聞言,程知節哈哈一笑:
“哈哈,李小郎君放心,我的酒量很好,再烈的酒,我都喝過!”
說完,他渾不在意把碗中的酒一飲而盡。
眨眼功夫。
程知節的脖頸剎那間躥紅,仿佛喘不過氣來。
緊接著。
他的整個臉龐也迅速變得通紅。
程知節齜牙咧嘴,眉頭緊皺,臉皮緊繃,從口中到腹中,仿佛有一團火在燃燒。
看著程知節如此模樣,程處默等人詫異無比,不知發生了何事。
幾人正要開口詢問之時,就聽見剛緩過勁的程知節長吐一口氣,爆喝道:
“噫吁嚱(在唐朝,這句話相當于現代的臥槽),好烈的酒!好霸道的酒!”
“這酒,比最烈的三勒漿還要帶勁!”
“論味道,比郢州春還要好喝!”
聽到程知節的這番話,李逸啞然失笑。
程知節提到的這兩種酒,三勒漿是西域那邊傳過來的。
其酒精度數能達到12度左右,比大唐超不過10度的發酵酒確實要烈一點。
不過與李逸這40多度的蒸餾酒相比,無疑是小巫見大巫。
至于郢州春,是唐朝國宴用酒,是當之無愧的唐朝第一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