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
百里青鋒翻看著這些書籍。
力、常見的幾種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不是電磁相關(guān)知識,但我不能偏科……否則的話,必然會影響到最終成績,哪怕這些知識不是我想要的,我也得忍著看完。”
百里青鋒抿了抿嘴,繼續(xù)翻看。
力的相互作用性、摩擦力、靜摩擦力、摩擦因數(shù)、合成力、離心力、振動和共振……
“這個倒是有點意思。”
百里青鋒如嚼雞肋般看到這突然停了下來。
十九世紀初,一支邁著整齊劃一步伐的軍隊經(jīng)過一座石橋時,通過共振原理生生將一座大橋踩塌。
“振幅、周期、頻率、固有頻率……共振……”
百里青鋒看著書籍上的描述。
一個鄉(xiāng)間婦人吹笛,卻導致果樹上的毛毛蟲紛紛死亡,就是因為笛音通過空氣把振動傳給毛毛蟲,使毛毛蟲做受迫振動,由于兩者頻率相近,使毛毛蟲內(nèi)臟因共振破裂導致死亡。
“這個若能研究一下,說不準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門拳術(shù)、秘法,以振波引起他人體內(nèi)內(nèi)臟共振,將其五臟六腑撕裂。”
百里青鋒本身也有著不錯的物理基礎,要以共振為原理創(chuàng)造一門秘法,還得了解一下振波。
振波種類不少,橫波、縱波基礎性的不說,還得弄明白波的周期、波長、波速,三者的關(guān)系可用u=λt表明。
這一簡單公式對電磁波、光波都適用。
看了一些波,百里青鋒很快看到了另外感興趣的東西。
聲波。
世間大部分介質(zhì)都能傳遞聲波,但不同的介質(zhì)傳遞速度不同。
如空氣聲速為三百三十二米每秒,水則達到一千四百五十,銅更高三千八,鐵則達到四千九,不過百里青鋒對這些感興趣的原因在于聲波振動規(guī)則。
有規(guī)則有周期的振動可稱為音樂,安寧悅耳,無規(guī)則無周期的振動就只能是噪音,令人發(fā)狂。
但這個說法不能一言概括。
畢竟音樂還有音調(diào)、響亮、音色三要素的說法。
“果然,愛好音樂的人還是得多學習一下物理,這樣才能看清音樂的本質(zhì)。”
百里青鋒對這本教材終于漸漸的從如嚼雞肋看得津津有味起來。
一扇全新的大門正在向他緩緩開啟。
……
水云雅韻。
時隔一周,百里青鋒再度來到這個樂器店。
這一次二樓除了顧聆影、秦闌珊、云生煙外倒是沒有其他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