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惇聽了這話,不由真誠地問道:“那你吃了嗎?”
秋泓咽下“仙丹”,仔細想了想,回答:“好像沒有,因為我記得凈兒把楊學縉打出去了。”
“真是你的好兒子。”沈惇涼涼道。
秋泓笑了起來:“沈公這話聽著一股醋味兒。”
“哪有醋味兒?”沈惇正色,“我平生最恨唐徹、謝謙那種天天嚷嚷著要生兒子的人!”
“那是那是,沈公自是這樣的人。”秋泓趕忙說道。
沈惇沉著臉,把熱水瓶往秋泓懷里一塞,自己鉆進了駕駛座。可他擺弄半天,卻不發動車子。
秋泓在后坐著,奇怪道:“這東西也和馬一樣有脾氣,不順毛捋一捋就不跑嗎?”
沈惇憋著一口氣,他轉頭問道:“你為何會那般相信陸漸春?”
秋泓被這問題問得愣住了,他不解:“我為何不能那般相信陸漸春?”
“罷了,”沈惇擺擺手,不耐煩地轉過身,“我看那姓陸的遲早得給你迎頭一擊。”
說完,他終于發動了車子。
他們要去的地方,是距樊州市區不到十公里的少衡古城,秋泓的家鄉。
--------------------
寫得好繞。。
ps:離音密碼取材自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的反切注韻法~
拂庇天下
有人專門考據過,認為秋泓祖上并非少衡縣人,而是夷中土司王吉布的后代。在高皇帝時期,他祖宗被李政的手下捉去當了壯丁,后來才定居少衡縣的。
不過,是不是土司王的后代并不好說,但秋家三代清貧確實不假。
秋泓的高祖梁準為了不隨祖上從軍,托人花錢買關系脫籍,憑借自己的好相貌做了大小姐的上門女婿,生下來的孩子全隨娘家姓秋。
但大戶人家的富貴也不長久,宣寧年間兩漢鬧水災,秋家衰敗,梁準的大兒子,也就是秋泓的曾祖秋聞三便帶著一眾家眷搬出了樊州城,來到了少衡縣。
好在是秋聞三的弟弟有本事,不光自己考中了舉人,還為秋聞三的二兒子,也就是秋泓的祖父秋諶說了個秀才家的好親事,從此讓秋家成了少衡鄉紳。
可惜的是,秋泓的親爹秋順九壓根不是個讀書人的料,在叔叔賭光家業后,他便和自己的曾祖梁準一樣,憑借漂亮皮囊,娶能干女人,靠媳婦給勛貴家奶孩子生活。
甚至說秋泓,在小的時候,都曾幫他爹在寧城伯的莊頭上放過牛。
“因為你,那些修祠堂的家伙,恨不能把秋家祖上十八輩全部查清楚。”沈惇站在門檻前,回頭對秋泓說道。
秋泓正支著頭欣賞那座正對著他的四柱三門五樓牌坊,牌坊正面刻有“御制”、“長靖乙酉科進士吏部尚書秋泓”、“太傅太子太師”以及“太師”等字樣,反面刻的則是“敕造”、“鎮江侯定國將軍秋慕蘭”、“少保太子太保”以及“太保”等字樣。
沈惇立刻說:“那是光裕皇帝給你立的。”
“光裕?”秋泓沒聽說過這個年號。
“南昇皇帝祝榕,永昌帝祝斕的小兒子,也就是天極的孫子,在京梁被屠后自己跑了出來,領著一幫大臣在信州登了基。每天的口頭禪就是‘倘若秋相活著,我必還于舊都’。不過這小子確實挺有種,帶著一幫殘兵敗將在阡南的大山里足足撐了二十年。”沈惇說道。
秋泓收回了目光,神色不悲不喜:“我又不是天上的神仙,他都被打進阡南的山窩窩里了,我就算是活著,難道還能帶著他一路北上嗎?給他十個陸漸春王竹瀟都不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