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當初祝璟取國號為“昇”,要的就是長日永升之意,他特地改掉了詔書上的“日升月恒”一詞,仿佛在避諱什么他所忌憚的東西,將所有有關“日月”的意象全部刪除了。
為什么呢?
秋泓抬起頭,在這片茫茫山野中,再次看到了那座旌義坊,旌義坊上寫:皇胥敕造。
皇胥敕造!
隨著旌義坊的出現,剛剛那道縹緲的聲音去而復返,轉瞬之間,又似有似無地貼到了秋泓的耳側:“大胥沒了,你腳下的一切也要沒了,祝璟夢中那個長日永升的大昇,真的要如他所愿,千秋萬代,綿延不息了。秋相,你想看到那一切嗎?”
秋泓恍然如夢,驟然初醒,他一把揮開耳邊的聲音,大步向前走去。
“秋鳳岐!”下一刻,李岫如握住了他的肩膀,“你去哪里了?”
“我去哪里了?”秋泓怔然重復道。
“剛剛你和你所站的這個位置,忽然之間全部消失,順著那處往前,地上出現了一道裂縫,差點把我也卷進去?!崩钺度鐚⑶镢鼜念^到腳看了一個遍,“你去哪兒了?”
秋泓抬眼,看到了同樣緊緊盯著自己的沈淮實,他松了口氣,說道:“是時間,我好像,又踏進了時間的迷障中?!?/p>
為何是“又”?
因為秋泓第一次踏入所謂的“時間迷障”,正是在那座方士墓里。
“淮實,”秋泓苦笑了一聲,他抬眼看向沈惇,“你果真沒說錯,回到過去改變歷史顛覆現在這種事,在幾百年前真的曾經發生過,而始作俑者,就是祝璟?!?/p>
這是秋泓第一次直呼他家太祖皇帝的名諱,也是秋泓第一次,徹底放下對此人的最后一絲敬重。
祝璟,大昇的開國之君,曾被萬民譽為“天命神子”的傳奇人物,就這樣在幾百年后,被人戳破了他的真實面目。
他到底是誰?他來自何處?他又因何而來?他最后又為何而去?
籠罩在祝璟身上的謎團如霧般,漸漸散去了。
“我記得,他曾自稱自己生在一個貧苦的木匠之家,十三歲時父母雙亡,便跟著一云游道人,四海為家,后又隨懷安縣養蠶人起義,在潞州眭縣割據一方?!鼻镢徛曊f道。
作為大昇的臣子,祝璟的生平于他而言,簡直是再熟悉不過了,沈惇也信手拈來,接著道:“后來,祝璟不顧屬下反對,執意要闖入東宣國都鄴寧,刺殺國君郎照壁,并在那時,縱了一把火,燒死了郎照壁那尚在襁褓中的一雙幼子。”
“在郎家敗亡后,祝璟成功拿下東齊,進而左右出擊,逐一攻破了吳敏英的北周、夏侯歸宙的南金,以及岷地的西楚與后梁。在入岷地前,他還特地繞道鵲山,民間稱,祝璟此舉是因他有一紅顏,岷口之戰時與其走失,后逃至鵲山,被賣給了一女牙子,并因此殞命。據說,祝璟為她大開殺戒,將那老婦人就地活埋,只為給紅顏知己報仇?!鼻镢f完,略一思索,便立刻覺出了不對,“郎照壁的一雙幼子是嬰孩,鵲山渡下的女牙子是婦人,如此,不正好對上了止止道人在他登基大典上所說的,屠戮嬰孩,殺害婦女嗎?”
此話一出,李岫如神色微變,不知是想起了什么。
秋泓沒有注意,他接著說道:“我秋家祖祠中有口古井,井下四周刻滿了浮雕,繪滿了壁畫,那些浮雕和壁畫記載了一個故事,一個……很有可能來自于華忘塵所著天書的神話故事?!?/p>
故事從天地初開,講到歷朝歷代“天命之人”是如何被天命所累,為天下安寧而死,故事的最終卻停在了宣末紛爭,戰事四起時。
喻辭身死山下,文卿元殉情追隨,大宣就此滅亡,而后天成了地,地成了天,上下一片混沌,百姓流離失所,直到——
一肩抗“胥”字大旗之人挺身而出,蕩掃天下,統一中原,成就了一番霸業。
這人是誰?
生在大昇、長在大昇的秋泓已無從探知,但他確定,那人絕不是祝璟。
“或許,歷史的軌跡本不是今天這樣,在幾百年前,我們生活的那個時代,不是‘長日永升’的大昇,而是‘長月永恒’的大胥。至于祝璟,他或許只是大胥之中的蕓蕓眾生,卻因機緣巧合,回到最初?!鼻镢矍耙涣?,“所以他才會如天命神子,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甚至能推測出何時會刮風、何時會下雨,甚至會……”
“會殺掉尚在襁褓中的嬰孩與罪不至死的婦女?!鄙驉谂缘?,“那嬰孩和婦女,或許就是大胥建立的關鍵之人。”
是故,止止道人才會說,祝璟,得國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