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明白了明白了!謝謝馬姐!我就是看數字有出入,怕我這邊弄錯了。那沒問題了,我繼續錄。”
掛了電話,虛驚一場。
原來是溝通銜接的小誤會。看來陳主任說得對,吵得兇的地方,就是最容易出岔子的地方。
腦子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平均值1028?馬姐剛才說這是五個樣件抽測結果的平均值?
那原始數據呢?原始記錄表上只寫了個最終的平均數“1028”,五個樣件的具體數據呢?
這不符合流程!
我們內部有明確規定,對于關鍵性能驗證數據,尤其是這種有爭議的,原始記錄表必須附上每個樣件的原始測試數據。
或者至少要有詳細的計算過程和原始數據存放索引號。
這份記錄表上只有孤零零一個“1028”,昨天會上吵得那么兇,今天送來的數據記錄反而這么簡略?
我又拿起電話,這次直接撥給了工藝組組長趙工,這事兒得找他。
“趙工,我技術支援中心孫琳。抱歉打擾您,有個急事想跟您確認一下。”
“關于昨天送來的那份xx部件穩定性驗證數據表,‘疲勞次數’只填了個平均值1028,沒有附每個樣件的原始數據或索引號。”
“這…好像不太符合咱們的數據記錄規范吧?尤其昨天會上討論過這個問題。”
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哪個表?你拿的是哪一份?”
“就是昨天下午四點多,你們組小張送過來的,試驗日期昨天下午。”
“那份表……那份表不應該直接送到你那里錄入存檔。”
“啊?”我愣住了。
“那份表是初步整理的計算草稿!完整的數據包,包括五個樣件的原始曲線、測試設備記錄、計算過程、復核人簽字。”
“應該今天早上才由劉工匯總好,連同電子掃描件一起送過去。”
“那份只有平均值的表,是我讓小張先拿給你們支援中心做個預錄入參考的。誰讓你們直接按那個錄了?”
預錄入參考?小張送來的時候,可一個字都沒提啊!
他就說:“琳姐,工藝組剛出的最新數據,讓錄入系統。”我哪知道這只是個“草稿”?!
要不是我多留了個心眼,覺得只有個平均數太奇怪,我可能就直接把那個孤零零的“1028”當成最終結果敲進系統了!
這要是錄進去,后面再發現不對,或者跟完整數據包對不上,那麻煩就大了!
輕則數據混亂需要修正,重則可能影響項目判斷,甚至被質疑數據的真實性和流程的嚴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