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了儀式之后,李余便邀請李宗翰三人到客堂奉茶。
至于其他鄉紳,那自然各自在廟里閑逛或找地坐下,由大牛領著衙役端著茶盤,給眾人送茶。
“昨日得廟祝主持大祭,便得龍王爺金口玉言、降下神恩,大佑潯陽,我等感恩五內。這是廟祝潛心奉神的功勞。”
李宗翰含笑看向李余:“廟祝如此大功,我等當盡快安排大典,為李廟祝正式升座。同時,發動百姓籌集銀兩,為龍王爺重塑金身。”
“多謝縣尊大人。”李余含笑頷首。
“不知接下來,哪天是吉日?”李宗翰道。
李余輕輕掐指一算,便道:“三日之后便是大吉。”
“好,那就定在三日之后,我們為廟祝正式升座進行大典慶賀。”李宗翰一錘定音。
“那就有勞縣尊和各位大人了。”
這要搞升座大典,可不是單純龍王廟里的事,那得官府出面認證,花錢給辦;李余自然是該謝的,拱手致謝道。
“應該的,應該的。”李宗翰三人紛紛回禮。
只是這邊吳縣丞這時便是笑道:“李廟祝,此次龍王爺降下甘霖,解了我潯陽縣燃眉之急;但要徹底緩解我潯陽的旱情,卻是還差了那么些許。”
“此次,又恰逢李廟祝升座大典,不知廟祝是否能向龍王爺呈情,再賜我我潯陽一場雨?徹底解決我潯陽旱情?同時讓我潯陽縣百姓,感受李廟祝升座之喜?”
吳縣丞說完這話,幾人便都看向李余,看著他是怎么個說法。
李余微微一笑:“身為龍王廟祝,這本是吾之職責,吾自當向龍王爺稟告,祈求龍王爺憐憫,再次降下甘霖。”
見得李余如此輕易便答應了,三人都暗暗松了口氣;提這要求,本也是有棗沒棗打一桿子。
看來這位廟祝,果真的是比以前那洪范良更得龍王爺青睞,說祈雨便祈雨,竟毫無為難之色。
既然已經達到目的,李宗翰便是又笑道:“對了,原本定于今日,請廟祝回我李氏祠堂祭祖。”
“這卻是因為我等心急酬神,倒是耽擱了廟祝祭祖一事。”
“既然酬神已了,那不若這便是由本縣陪同廟祝,回祠堂祭祖?”
李余欣然起身:“那就有勞縣尊大人。”
當下官紳便簇擁著李宗翰和李余回城。
眾人坐的坐轎,騎的騎馬,坐馬車的坐馬車。
按照國朝規制,這非官員不得坐轎,所以這諸多鄉紳,要么騎馬,要么坐馬車。
而李余作為廟祝,地位清貴,卻也是有著一座青呢小轎,雖未正式升座,但此刻他坐上那小轎自然是無人質疑。
下了山,吳縣丞和陶主簿先回了縣衙,其余鄉紳便是各回各家,李宗翰和李余的轎子自然是直奔李氏總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