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奪權(quán)者來說,是與我們無關(guān)的。
皇帝都死了,我們再選一個出來不過分吧?
只要魏寧一死,內(nèi)亂必起。
當然,除了魏寧的死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外,借著這個機會拔掉蘇沛年這根眼中釘肉中刺,也是何樂而不為的快事。
蘇沛年雖然武力超群且極擅長帶兵打仗,但面對匈奴數(shù)萬人,你帶領(lǐng)著那三千殘部還能翻了天不成?
況且他是一個極為傲氣的人,投降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唯有戰(zhàn)死!
而對于魏寧來說,只要到了西北邊陲,無論你是戰(zhàn)死還是喝水時被嗆死,還是其他什么死法,結(jié)局都只有一個:皇帝必須死!
魏寧自然也知道自己選擇這條路的后果,必定是九死一生。
但相比于待在皇宮等死,魏寧還是更愿意離開這里,哪怕堵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搏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陛下,咱家覺得出征一事,還得百官商榷之后再做決定,萬不可心急啊。”
王忠雖然是最想魏寧死的那個人,但朝堂上畢竟除了他以外,其他都是一些沒有話語權(quán)的代表。
即便他清楚那些人對于魏寧的死和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
但畢竟沒有達成共識,要出了事,他依舊會是那個眾矢之的。
魏寧也知道王忠是不想自己一個人出頭,而那些代表們也決定不了什么。
所以在知道結(jié)果不會變的情況下,魏寧也是順著王忠的話說道:“朕也覺得王公公所言極是,御駕親征不是小事,還是商議過后再做定論吧。”
“退朝!”
魏寧拎著長刀就要走,身體突然一頓,沖著王忠喊道:“王公公別忘了讓蘇總兵回家,他是要隨朕一起的。”
說罷,魏寧看了蘇安禾一眼,轉(zhuǎn)身離去。
司禮監(jiān)
“公公,今天魏寧那個小雜毛不對勁吶!”
王忠脫了禁軍都督的官袍,正坐在檀木椅子上喝著熱茶,他身側(cè)拿著拂塵的小太監(jiān)就念叨了起來。
“何止不對勁,那是十分不對勁!”
王忠瞇起了眼睛,目光變得深邃,“平日里他整天趴在女人肚子上,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
“昨晚卻突然鬧著就要上早朝,今兒個竟然還殺死了裴季!”說著,王忠摸了摸自己被魏寧打過的臉,面色逐漸冷了下來,“以前都是給咱家跪下說話的主。”
“現(xiàn)在竟然敢對咱家動手!”
“劉瑾你來說說,他是不是中邪了?”
被稱作劉瑾的太監(jiān),是王忠親自在宮外挑選,然后一手提拔起來的。
與裴季的知遇之恩不同,夸張點來說,劉瑾是把王忠當做父親一樣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