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略作猶豫后,才緩緩開口,“咱家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有十萬兩。”
當這個數字被爆出以后,朝堂上一時竟也沒人出聲議論。
如果放在正常情況下,蘇沛年作為西征軍總兵,他麾下兵馬足有十萬之眾。
這十萬兩顯然不夠看。
但眼下卻大有不同。
蘇沛年在沒有被任何一派爭取到手后,他成功被各個派系視作了眼中釘。
他們雖然不敢得罪,但西征軍但凡有風吹草動,他們都能在第一時間得知。
雖然消息的傳遞因為交通落后有時效性,但總體上,他們對西征軍還是了若指掌的。
就目前西北邊關戰事吃緊,在沒有援兵補給,糧草供應的情況下,西征軍僅剩萬余的戰損,他們自然也心里有數。
對于這萬余士兵,這十萬兩足夠讓他們再支撐半年。
魏寧對這個數字雖算不得滿意,畢竟他恨不得王忠能掏空家底,但對目前的西征軍來說,這十萬也能解燃眉之急了。
“那朕就先在這里替邊關將士謝謝王公公了。”魏寧皮笑肉不笑地說了一句,轉身回到御臺,單手撐著長刀坐在了龍椅上。
“王公公,既然蘇總兵是前來借糧草的,如今心愿已經達成,你是不是應該放他回邊關御敵啊?”
想救蘇沛年,魏寧這個傀儡皇帝說了自然不算,得讓王忠親自開口。
從突然上朝開始,魏寧就在丟煙霧彈,再到怒殺裴季,就是為了讓包括王忠在內的所有人都猜測他是否倒戈向了哪一派。
然后不得不小心行事!
否則要放在往常,任憑魏寧說的天花亂墜,王忠都會咬死不承認。
好在在他融合的記憶里,有大量有關王忠這個人的信息,其中生性多疑的特點就尤為突出。
再加上朝堂局勢風云莫測,他更是如履薄冰,魏寧正是利用這一點,一步步把王忠引導向了救蘇沛年這件事上。
事實也是如此,在兩眼黑的情況下,王忠為了以不變應萬變,只能一退再退,最終掉進了魏寧的陷阱。
當然,距離魏寧逃離京都,也只完成了一半。
王忠起身,甩了甩身上的制服,目光陰翳的看向魏寧,他利用魏寧快死的假消息來欺騙蘇沛年也是猶豫再三才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