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副市長可能要調走了。”
宋思銘對并肩而行的程奎說道。
“你確定?”
程奎下意識地停住腳步。
“只是可能,如果確定了,程市長恐怕早就得到消息了。”
宋思銘說道。
“這倒是。”
程奎點點頭,繼續挪動腳步。
他在省委組織部,有消息渠道,涉及到副廳級干部的調動,一旦進入正式流程,他當天就能知曉。
但是,進入正式流程之前的消息,比進入正式流程之后的消息,更為珍貴。
治病講究早發現,早治療。
體制內的調動,升遷亦是如此,你能比別人更早地獲知機會的存在,就能更早地準備更早的運作。
成功的概率肯定更大。
而具體到何志仁要調走這件事上,何志仁調走之后,青山的常務副市長就空出來了。
這可是程奎夢寐以求的一個位置。
雖然,從常委副市長到常務副市長,連小半步的進步都算不上,可卻能讓他的晉升正廳之路更為寬廣。
按照以前的規劃,程奎的正廳之路,是要往省里走的。
先到省直單位當兩年一把手,再回來當市長,當市委書記。
原因就在于,從常委副市長,到市長,中間存在著一個隱形門檻,想突破這個隱形門檻是非常困難的。
近二十年,江北省都沒有從常委副市長,一步到市長的先例。
可一旦到了常務副市長,這個隱形門檻就不存在了。
他也就不用再到省直部門過度了。
相當于節省了兩到三年的時間。
別小看這兩到三年。
體制內越往后走,年齡的影響就越大。
有些人甚至因為幾個月,幾天,與機會失之交臂。
而程奎也知道,宋思銘這時候提醒他何志仁要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讓他把握住這個機會,成為常務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