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銘跟彭越接觸比較多,對彭越比較了解,聽彭越的口氣,也能聽出,彭越是不太想去團中央的。
至于原因,肯定是家庭方面的原因。
“陸教授知道您要調去京城嗎?”
宋思銘問彭越。
“我還沒來得及跟她說。”
彭越回答道。
但其實不是沒來得及說,而是沒想好怎么說。
“京城那邊高校資源非常豐富,要是有合適的機會,陸教授可以考慮去京城的高校任教。”
宋思銘提醒彭越。
“不是那么容易的。”
“她在江北大學剛剛晉升教授,博士生導師,手底下還有好幾個學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而且,我能在京城待幾年還不一定,萬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調過去,我又不在京城了,那不是白忙活嗎?”
彭越嘆了口氣說道。
他到團中央只是一個過渡,早晚還是要轉任地方的,至于轉去哪里,現階段,誰都說不好。
“確實。”
宋思銘也意識到,自己把問題想簡單了。
首先是彭越的工作地點,是隨時變化的,需要聽從組織安排,其次,陸小婉那是真正的獨立女性,有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發展規劃,不可能彭越去哪里,就跟去哪里。
這跟他和葉如云的情況差不多。
葉如云援邊去了甘西省,他不可能跟去甘西省。
而葉如云,也不可能因為家庭原因,放棄援邊的機會。
所以,只能是兩地分居。
“既然已經決定跳出舒適圈了,有些事,我也早就預料到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彭越說道。
“是,走一步看一步。”
宋思銘附和道。
有些事可以規劃,按照規則,一步步地來,但有些事,是規劃不了的,組織內的調動就是如此。
你不知道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就空出一個位置。
最好的例子,就是現在江北大學黨委書記邱景陽,估計邱景陽自己也沒想到,會回歸高校系統。
邱景陽原本是想到青山任市委書記的,為此還到省里運作了好一通,當時,真要是成功了,也就沒有現在一步跨入副部了。
“對了,我在京城還聽到一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