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侍郎的案子爆發(fā)的突然,收尾的也很快,種種跡象表明,陛下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著手調(diào)查韓明了。
有細心之人,從時間上推算,從京師派遣密諜前往博州三州調(diào)查,再日夜兼程趕回來的日子,正好是戶部清算完賬目的那幾天。
如此一來,小道消息便不能再稱為小道消息,剛到戶部沒多久的新任主事唐寧,的確是清查此次貪腐案的源頭。
此案涉及之廣,近年少見,明面上的牽扯便已經(jīng)使得朝堂稍有動蕩,一些沒有浮于明面上的消息,更是細思極恐。
在韓明案發(fā)的同時,陛下莫名其妙的訓(xùn)斥了端王,說是訓(xùn)斥,程度卻猶在訓(xùn)斥之上。
據(jù)宮里傳來的消息,陛下懲罰端王,打斷了一根刑杖,而后端王受到的,也不僅僅是禁足三個月的懲罰。
據(jù)說,端王府的府庫,被禁軍搬空了大半,這些錢財?shù)牧飨驎呵也幻鳎?lián)系到韓明案,以及陛下所下的重手,這其中的內(nèi)情,怕是已經(jīng)很明顯了。
近些時日以來,端王在朝堂上的表現(xiàn)本就略遜與康王,這件事情發(fā)生之后,再想逆轉(zhuǎn)局勢,可就千難萬難,甚至有不少人心中已然認定,康王端王雙王之爭,大局已定。
端王府大門緊閉,三個月內(nèi),正門不開,府內(nèi)冷落凄清,康王府,卻是一片歌舞升平。
康王看著殿內(nèi)舞女的舞蹈,長松口氣,說道:“原來那韓明竟然是趙銘的人,好險,好險啊!”
身邊有人恭維道:“殿下得老天眷顧,遇事自然逢兇化吉。”
“這一次靠的倒不是老天。”康王飲了杯酒,說道:“幸虧唐寧沒有將那禮物送去,要不然,本王怕是也比趙銘好不了多少。”
那人想了想,說道:“殿下,既然那唐寧早就知道韓明有問題,他為何不早些告訴殿下?”
康王身旁的一名中年人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說道:“此乃朝中機要,若是他能夠隨便向殿下透露,陛下會怎么想?”
那人自知說錯了話,連忙道:“是屬下失言,屬下失言……”
“有道理。”康王細想一番,點頭道:“此事牽扯太廣,若是稍有泄露,父皇一定會嚴查,到時候本王也不好交代,況且,這次是趙銘自己作死,本王知與不知,對本王都是一件大好事……”
他略一思忖,然后看向身旁的中年男子,問道:“徐先生,我們下一步該怎么做?”
“我們什么都不用做。”中年男子說道:“經(jīng)次一事,端王已在朝堂上徹底失勢,殿下只要不出錯,端王就沒有機會,更何況,我們不做,也有人會替我們做,唐大人如今在六部行走,他的本事殿下再也清楚不過,以他和唐家的仇怨,會放過唐家和端王在六部那些人?”
康王想了想,一拍大腿,笑道:“先生言之有理……”
……
時間已經(jīng)進入冬月,雖然還沒有落雪,但天氣已經(jīng)有些森寒。
天然居的小院中,光禿禿的樹上偶有幾片殘葉隨風(fēng)搖擺,氣氛顯得有些蕭索。
蘇媚坐在院內(nèi)的秋千上,隨著秋千上上下擺動,時而露出一小段光潔的足踝,周身蕩起的微風(fēng),略帶香氣,沖淡了院內(nèi)蕭瑟的冬意。
她蕩著秋千,目光望向唐寧,問道:“你打定主意要助康王奪嫡了?”
連作為枕邊人的蘇媚都這么覺得,唐寧覺得很冤枉。
他和康王的關(guān)系,類似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關(guān)系。
以前是各取所需,互相利用,其實并沒有幫上康王多么大的忙。
而這一次的事情,是方哲挑起來的,最后得利的也是他,韓明身死,戶部除了尚書之外,便是他最大,唐寧敢肯定,在新的戶部侍郎到任之前,整個戶部,都會被他牢牢的抓在手里。
康王也是得利者,他什么都沒做,獲利卻最大,端王這一次觸及了陳皇的底線,多半是廢了,康王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來,總是遇到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怕是做夢都會笑醒。
而唐寧自己,經(jīng)過了這件事情,什么好處都沒有得到,掃把星的稱號倒是得到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