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一戰,真正是被吳軍炮火刀槍消滅的八旗滿人其實并不多,即便加上入城后的巷戰,頂多也就是兩千多人,連荊州滿城的四千八旗兵常備軍的數字都沒有趕上,然后戰后統計的結果卻讓王孚、李續賓和李續宜等人張口結舌——僅僅是在滿城之中,八旗滿人的尸體就超過了一萬一千之巨!而荊州滿城的總人口,也僅僅只是兩萬兩千多人。
吳軍將士還沒來得及統計死在城外的八旗滿人數目,大量從古槽門逃出城外的八旗滿人借著夜色的掩護,也靠著對地形的熟悉,倒是輕松擺脫了吳軍將士的追捕。可惜這些滿人卻直到最后才明白,其實被吳軍將士抓獲俘虜,對他們來說才是最幸運的事——因為軍紀嚴明的吳軍將士沒有虐待和殺害俘虜,荊州城內外的各族百姓卻完全相反。
伸手不見五指的荒郊野外,八旗滿人象一只只遇到狼群的羊羔野兔倉皇逃命,居住在城池周圍的荊州各族百姓則象是一群群狩獵的虎豹,成群的追逐著旗人不放,每逮到一個都是不由分說的菜刀木棍招呼,把一個接一個的旗人活生生剁成肉泥,砸成肉醬;也把一個接一個的旗人打斷手腳,拋進溝渠河流活生生的淹死;荊州東北郊的太白湖上密密麻麻,飄著的全是旗人的尸體,還幾乎都是殘缺不全的尸體。
是夜,荊州北郊盡是八旗滿人的哭喊求饒聲音,也盡是荊州各族百姓憤怒的復仇聲音,“殺!殺光滿賊!一個不留!”
最后還是到了天色全明時,吳軍將士出面阻止和接管俘虜之后,不到四千的八旗滿人才勉強保住性命,得以在吳軍的戰俘營中茍延殘喘。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無數的荊州百姓強烈要求殺光這些剩下的滿人,斬草除根不留后患。
最后迫于無奈,吳軍西征主將王孚只能是親自出面安撫百姓,說荊州的滿人雖然可恨該殺,但他們中間也有一些無辜者,同時吳軍起兵討逆也不是為了殺光滿人,是為了消滅朝中奸臣和八旗滿人中的敗類,并承諾一定會嚴辦俘虜中罪行昭彰的八旗兵,好說歹說才把荊州百姓暫時安撫住。
是戰過后,還有無數的荊州百姓主動請求加入吳軍,已經逐漸歷練出來的王孚果斷接受,挑選其中青壯者組建成軍,用為前鋒又向同為戰略重地的宜昌開拔,荊州知府唐際盛則因為開戰之前就已經向吳軍秘密請降的緣故,被繼續留用為荊州知府,幫助吳軍主持善后事宜。
吳軍西征軍勝利拿下荊州的消息送到吳超越的面前時,湖南那邊也給吳超越送來了關于湖南的最新情況——迫于吳軍yin威,湖南布政使徐有壬倒是選擇了投降聽令,可湖南按察使福翷卻拒不從命,還當眾大罵吳超越所謂的清君側就是想造反,逼得馮三保只能是把他當場處斬。
除此之外,湖南還有一些州府遲遲沒有給馮三保答復,估計只能是靠刀槍說話,好在湖南軍隊盡歸馮三保調遣,同時被掏空了的湖南地方無錢無餉更沒有武器,武力壓服問題肯定不大,只是肯定得花上一些時間。
不只是湖南的地方州府如此,事實上湖北這邊也有幾個州府遲遲沒有表態響應吳超越起兵,其中還包括北線最為重要的襄陽府。吳超越迫于無奈,也只好早早就做好了對襄陽重鎮動武的準備,去令聶士成讓他率軍西進,逼迫駐扎在那里的清軍舒保部投降或者武力驅逐出湖北。
還好,當天傍晚,襄陽那邊終于送來了效忠書,襄陽知府劉齊銜和鑲黃旗漢軍副都統舒保全都表示誓死追隨吳超越起兵討逆,同時聶士成的老丈人劉齊銜還在書信上告訴吳超越,說舒保還親手砍死幾個不肯從命的滿人將領,賭咒發誓要和無恥陷害過他的僧格林沁血拼到底!
襄陽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想必就不用強調了,聞知襄陽也舉旗反正,吳超越當然長長的舒了口氣,慶幸道:“多虧了僧王爺結仇結得多,不然的話,襄陽如果堅持不降,我的麻煩就大了。”
“還有鄖陽。”趙烈文提醒道:“那里和陜西接壤,水路又可以運糧運兵直抵襄陽城下,鄖陽如果不肯歸順,朝廷的陜甘軍隊就可以直接從鄖陽出兵,直接威脅我們的襄陽北大門。”
吳超越點點頭,又自我安慰的說道:“還好,鄖陽的滿人知府景匯去年就已經被我弄出了湖北,換上了漢人知府李宗燾,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爭取。看到襄陽也舉旗反正,受過我恩惠的李宗燾應該不會當白眼狼。”
說罷,吳超越還又十分遺憾的說道:“可惜我當上五省總督沒幾天就只能被迫起事,如果多給我點時間,讓我把湖廣和江西的官員都換上自己人,起事后就不會有這么多的內部問題了。”
“慰亭,別不知足了。”趙烈文微笑說道:“我覺得你的起事時間已經合適得不能再合適了,如果真讓你再耽擱一些時間,看到你當上了五省總督后還是不肯全力打長毛,還拼命的把滿人官員排擠出湖廣江西,別說是朝廷了,就算是肅中堂恐怕也會起疑心吧?”
吳超越訕笑,也知道趙烈文的話有道理——如果祺祥政變沒有發生,自己當上了五省總督卻還是不肯賣力打太平軍,一味的只是加強對湖廣和江西的控制,那怕是肅順也肯定能看出自己懷有異心。
貪心不足的又遺憾了幾句祺祥政變沒能再延后幾個月發生,吳超越這才著手解決荊州之戰中暴露出的兩個小問題——第一是旗幟,為了與清軍旗幟區別,吳軍臨時采用了純紅大旗,不夠顯眼和威風,也很容易被敵人冒打。第二則是衣著軍帽還是延用舊制,導致吳軍將士難以區別敵我,還導致吳軍士卒被荊州百姓誤傷。
還好,這兩個問題都不算難解決,稍一盤算后,吳超越就很無恥的決定在純紅旗上加上一顆巨大的金色五星,象征自己的旗幟光芒萬丈,還順手繪制了一面軍旗模型,趙烈文見了當然叫好,稱贊旗幟顯眼。然后吳超越又和趙烈文議定,決定把吳軍眾將的旗幟改為紅底白框黑字三角牙旗,旗幟尺寸大小則沿用清軍規制,吳超越的帥旗上則加上‘天下勤王討逆大元帥’這九個豎寫小字。
再接著,吳超越又決定把吳軍士兵斗笠上的紅色纓繩改為白色,既方便省錢,容易區別,又示致國難之意。結果趙烈文一聽楞了,驚訝問道:“改紅色冠纓為白色?慰亭,你真要改白色?”
“怎么了?”吳超越疑惑問道:“改白色有什么不對嗎?顯眼,染色方便,又象征為國難戴孝,不好嗎?”
上下打量了吳超越良久,見吳超越的確不象是明白其中典故一樣,趙烈文這才點了點頭,說道:“好,很好,那就改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