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成功招降了大部分九洑洲太平軍的同一天晚上,留守湖廣后方的趙烈文和閻敬銘通過電報與快船,給吳超越送來了一個關于西北的重要消息——吳超越最擔心的那件事終于還是發生了,陜甘糜爛,一直都在與吳軍秘密談判歸降事宜的陜甘總督長庚迫于無奈,只能是放棄糾纏多時的討價還價,答應接受吳軍開出的一切招降條件,換取吳軍進兵關中,接替實力不足的陜甘清軍平定叛亂。
還好,吳超越對此巨變是早有準備,都興阿和多隆阿等吳軍旗人將領早就在漢中等候多時,名譽上是準備進兵關中,實際上就是為了防著這事。同時聶士成率領的中原吳軍,還有劉坤一率領的山西吳軍,以及楊文定麾下的四川吳軍,隨時都可以西進北上,投入平叛戰場。
所以收到消息后吳超越也不慌張,只是在統率的山東清軍,所以山西吳軍也必須留下充足力量預防萬一,把人力物力優先用在華北戰場上。
鑒于這些情況,出兵平定西北的主力就只能是指望四川吳軍,可是受了吳超越精兵政策的連累,四川吳軍目前的兵力并不是十分充足,武器裝備也比較差,戰斗力無法保證,再加上楊文定年事已高,軍事才能又嚴重不足,所以吳超越只能是把統率四川吳軍北上平叛的希望寄托在左宗棠身上。而牽一發動全身,左宗棠率軍北上后四川空虛,稍有不慎又可能出現意外,到時候吳超越身在前線與后方聯系不便,反應稍遲就可能造成嚴重后果,進而影響到又窮又遠的云貴兩省。
除此之外,江西這邊的情況也十分復雜,內有尚未平定的太平軍殘部,外有至今不肯臣服的廣西清軍,還有福建境內的太平軍和清軍威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吳超越也只能是選擇盡快返回通衢九省的湖北省城,扼天下之中而號令四方,再不能向東越走越遠,靠舟船快馬展轉來回,遙控指揮全局,錯失戰機又浪費效率,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唉,回去就回去吧,得學劉邦拿得起放得下,不能學楚霸王顧頭不顧尾,只想衣錦還鄉。反正爺爺也來信說了,想見我兒子照鏡子就行,那小子和我長得一模一樣,早見晚見一個樣。東南這邊交給曹炎忠和王孚就行了,李秀成的主力已經被我殲滅,洪秀全也升了天,曹炎忠和王孚如果連剩下的長毛都干不掉,他們也別想在我這里混飯吃了。”
吳超越也還算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發現自己必須得盡快返回湖北省城主持大局后,吳超越也馬上拿定主意,決定由馮三保率軍留守南京,負責肅清周邊殘敵;讓曹炎忠和王孚統率水陸主力繼續東進,打通與上海的直接聯系,對付李秀成留守蘇杭的江浙太平軍;自己則與錢威統帥一部分前線精銳回師湖北總理全局,籌備增兵陜甘的大事,
拿定了這個主意后,也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老狐貍,收到我們攻破江寧的消息后,不可能不會打招降楊元清和吉文元的主意。還有楊輔清,那個二五仔在關鍵時刻連他的同門兄長楊秀清都能賣,亂黨只要舍得出價錢,不是沒有可能用金錢美女把他收買過去。”
“得盡快動手。”吳超越得出結論,說道:“吉文元和我們仇深似海,又對洪秀全忠心不二,想把他招降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楊輔清和楊元清,我們無論如何都得把他們爭取過來,用他們替我們擋住山東的亂黨軍隊和吉文元,也乘機把我們的控制地擴大進山東地盤,把亂黨堵在山東境內。”
“鎮南王,那具體該怎么辦?”曹炎忠趕緊問道。
吳超越盤算了一下,答道:“你的東進計劃得變一變,到了鎮江后你得兵分兩路,分一路偏師北上揚州,向楊輔清施加壓力,恩威并用逼楊輔清向我們投降,然后再用同樣的手段逼楊元清向我們投降。主力繼續東進,拿下鎮江和江陰,打通我們和上海的直接聯系,然后再進取蘇杭。”
身上壓力一下子又大了許多,曹炎忠反而抖擻起了精神,抱拳唱諾保證完成任務。吳超越點了點頭,卻還是不夠放心,又盤算了一下后,吳超越轉向了旁邊的特務頭子張德堅,問道:“石朋,關于楊輔清和楊元清,你對他們的了解有多少?”
“鎮南王恕罪,因為距離遙遠,又從沒有和他們正面對陣,所以卑職對他們了解不多。”張德堅拱手謝罪,然后說道:“只是聽楊友清交代,楊輔清這個人比較自私,遇事只喜歡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貪財好色,為人卻還算謹慎,不是很喜歡冒險。楊元清的話卑職了解夠少,只是聽說他很敬尊他的兄長楊秀清,對楊秀清的話言聽計從,其他的卑職就不知道了。”
“比較自私,為人卻還算謹慎,不喜歡冒險?敬尊楊秀清,對楊秀清的話言聽計從?”
念叨著用手指頭敲打著桌面盤算了一點時間,吳超越心里逐漸有了主意,向張德堅問道:“石朋,你之前有沒有收藏駱秉章的書信筆跡,還有他山東巡撫的印章?”
“有。”張德堅給出肯定答案,說道:“卑職的營帳里就有,鎮南王如果需要,卑職馬上就可以拿來。”
“好,馬上拿來。”吳超越歡喜吩咐,又轉向旁邊的戴文節問道:“文節先生,你的手下有沒有模仿筆跡的好手?馬上給我……。”
話還沒有說完,吳超越和戴文節就一起都笑了,吳超越還笑著自責道:“你瞧我這記性,怎么還向文節先生你問這樣的話?文節先生書畫雙絕,模仿筆跡替駱秉章寫一道奏章,簡直比我們提刀子kanren更容易啊。”
次日,吳超越先是領著曹炎忠、吳大賽等吳軍老人登上神策門,祭奠了當年隨同自己參與南京大戰的舊日同伴,又在同日匆匆完成了擇優收編兩萬太平軍降卒的工作。還是最早收到這個消息。結果在震驚吳軍迅速消滅太平軍主力的強大實力之余,也在大罵了吳超越之前養寇自重之后,駱秉章也馬上盯上了身邊的楊元清、吉文元和楊輔清三支太平軍殘部,還沒來得及向滿清朝廷奏請此事,就已經著手實施招降計劃。
“不管想什么辦法,都一定要把楊元清、吉文元和楊輔清這三股長毛殘余招降過來,只要得手,我們大清的控制地馬上就可以推進到長江邊上,直接威脅到吳賊的長江航道,拖住他的東進腳步,為我們大清朝廷東山再起爭取時間!”
也正因為駱秉章的這個決定,一場轟轟烈烈的長毛殘部爭奪戰,也就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