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使者在吳超越的面前還是吹了點牛,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是拿下了東阿和平陰兩城不假,然而期間的戰事進展卻絕對算不上什么勢如破竹,打得其實相當吃力和艱難,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石達開運氣還算不錯,太平軍或許連這兩座縣城都拿不下來。
打得吃力的關鍵原因有兩個,一是太平軍的戰斗力下滑明顯,二是太平軍的軍閥化問題逐漸開始凸現,受命參與北伐的太平軍各路兵馬開始怕打硬仗難仗,也開始了琢磨如何保存自己的嫡系實力。
這一點在太平軍打東阿縣時表現得最明顯,清代的東阿縣城位于現代的東阿東阿鎮,三面環山易守難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死死卡在太平軍從兗州進兵濟南的必經之路上,太平軍無論是想繞過泰山山脈打濟南,還是西取東昌沿運河直搗京城,都非得先打下東阿不可。所以老狐貍駱秉章寧可放棄東平州州城都不愿放棄東阿,早早就把魯西南的清軍力量集中在了東阿,逼著太平軍猛攻這座堅城,打算憑借東阿大量消耗太平軍的danyao兵力,也乘機摸清楚太平軍這次北伐的決心與實力。
結果也正因為都知道東阿難打,被楊秀清新調來給石達開幫忙的韋俊、曾立昌和李世賢三支太平軍都不愿啃這塊硬骨頭,全都借口自己的軍隊遠來疲憊,難以挑起先鋒重任怕傷了全軍士氣,爭著搶著要承擔輔助任務。而吉文元的軍隊被留在了兗州保護糧道,李開芳的軍隊是騎兵無法攻堅,石達開不敢過于逼迫韋俊和曾立昌等三支友軍,也只好是親自率領嫡系發起攻城。
基層士兵素質普遍下滑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太平軍的整體戰斗力,以至于在攻打東阿清軍的外圍屏障時,石達開就被迫動用了新裝備的先進武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拔除城外的五座清軍據點,得以展開太平軍最拿手的地道攻城戰術。然而清軍卻摸清楚了太平軍土營將士從不參與戰斗的習慣,反過來挖掘地道連通太平軍地道,以火槍打死太平軍的土營將士多人,破壞了太平軍的地道。
關鍵時刻,還是在歷史上從沒打過一次象樣勝仗的勝保將軍幫了石達開的大忙,率軍趕來增援東阿戰場的期間,勝保將軍不肯接受駱秉章只在戰場外圍游蕩騷擾的建議,妄圖偷襲太平軍曾立昌部的營地,結果遭到了在浙江戰場上就已經大量裝備了西方武器的曾立昌軍迎頭痛擊不說,還導致東阿清軍出現誤判,主動出城接應援軍。
東阿守軍誤判的責任應該由駱秉章承擔,為了最大限度利用東阿清軍消耗太平軍,駱秉章此前曾經一再承諾會有援軍入城增援,黑夜之中東阿城里的清軍又不知道偷襲太平軍營地的是無法守城的騎兵,還道是駱秉章所承諾的援軍到來,為了補強實力便匆匆出兵。
結果這么一來,自然也就給了石達開在野戰中重創東阿清軍的機會,在倉促遇襲無法掌握全局情況的前提下,石達開瞎貓碰上死耗子做出了最為正確的選擇,沒去理會被清軍偷襲的曾立昌軍,集中所有機動兵力全部用來對付主動出城的東阿清軍。結果一番激戰下,偷雞失敗的勝保將軍被打得鼻青臉腫的狼狽而逃,石達開則幾乎全殲主動出城的東阿清軍,不但重創了東阿守軍的實力,還嚴重打擊了東阿清軍的軍心士氣,十分意外的為拿下東阿城奠定了堅實基礎。
最后,太平軍靠飛梯登城成功,僥幸攻城得手,促使東阿清軍只能是大罵著勝保坑爹棄城而逃。同時在外圍戰場,李開芳還帶著太平軍騎兵再一次把勝保揍了一個灰頭土臉,兩線全勝。
再接著,按照原定計劃去攻打平陰城時,已經休整了一段時間的韋俊、曾立昌和李世賢倒是推托不過,用抽簽的辦法決定了攻城順序,然而這三位爺卻依然還是只想保存實力,輪流攻城間誰都不愿賣苦力,三次攻城都沒能得手。然后還是在太平軍以地道兩次炸塌平陰城墻后,暴跳如雷的石達開派出嫡系擔任督戰隊逼迫下,韋俊軍才勉強殺入平陰城內,攻克了這座守軍主力為地方團練的小縣城。
仗打到了這個地步,石達開當然是只能和幾個昔日戰友坐下來談心,要求韋俊、曾立昌和李世賢等人以北伐大計為重,不要一味貪圖什么保存實力,要象以往一樣的齊心協力,不計個人私利的勇往直前。同時為了鼓勵友軍奮勇作戰,石達開還承諾在攻破濟南之后,讓首先進城的軍隊獨享三成戰利品。
很可惜,石達開的苦口婆心并沒有收到任何效果,完全是懼怕楊秀清yin威才來參與北伐的曾立昌等人是既已經享慣了福,不愿再辛辛苦苦的沖鋒陷陣,又已經自行領會了有槍有人才能挺直腰桿說話的硬道理,只是嘴上答應說得好聽,心里卻依然把石達開的話當成耳旁風,依然還是我行我素,不愿為楊秀清和石達開沖鋒賣命。
更糟糕的是,老狐貍駱秉章也通過各種明暗渠道收集到的情報,察覺到了太平軍內部不穩的情況,尤其是探得石達開用督戰隊逼迫友軍沖鋒攻城的消息后,駱秉章更是歡喜得一拳砸在桌子上,大聲道:“好!破賊有望矣!”
“籥門,你又打算用離間計了?”幕僚長劉蓉微笑問道。
“那是當然。”駱秉章笑笑,說道:“長毛偽王石達開竟然要用他的嫡系賊兵督戰,逼迫其他長毛沖鋒攻城,這么好的機會放在面前,老夫再不出手離間,豈不是太對不起大清朝廷了?”
“那你打算向誰下手?”劉蓉又問道。
“當然是長毛偽國宗韋俊。”駱秉章想都不想就回答道:“這個匪首和吳超越逆賊有殺兄之仇,楊秀清和吳超越這兩個逆賊化敵為友,這個發匪沒辦法為他哥哥韋昌輝報仇不說,楊秀清還故意把他從長毛與吳賊對峙的湖口前線調走,這個發匪心里說沒有什么不滿老夫卻不回答,只是笑了一笑,然后親自提筆給韋俊寫了一道書信,先說了一番當年吳超越用計坑死韋昌輝的往事,然后聲稱說自己收到可靠情報,吳超越和楊秀清已經達成了暗中交易,楊秀清要通過這次北伐借刀sharen,先削弱韋俊的嫡系實力,然后或是借清軍之手干掉韋俊,或是讓石達開找借口用軍法直接處死韋俊。最后駱秉章當然又假惺惺的力勸韋俊懸崖勒馬,浪子回頭,干掉石達開來向滿清朝廷換取榮華富貴。
還是在駱秉章簽名用印之后,劉蓉才頗有些擔心的問道:“這么做有用嗎?韋俊不太可能會相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