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干就干,拿定了主意后,這一次的吳軍北伐主帥江忠濟當天就召集麾下文武將官,宣布繞過山海關和寧遠城穿插奇襲錦州的決定,結果和拿定主意之前的江忠濟一樣,吳軍眾將也是對這個看似冒險的戰術大吃一驚,紛紛提出質疑,李鴻章也不得不再次站出來費盡口舌的解釋剖析,浪費了不少的口水,這才讓包括徐來和丁汝昌在內的吳軍諸將接受了這一戰術計劃,同意支持江忠濟發起這一行動。
有水師支持在沿海穿插就是方便,才只用一天多點時間,包括騎兵在內的一萬七千多吳軍主力,就在江忠濟的親自率領下盡數登上了海船,在水師戰船保護下張帆北上,浩浩蕩蕩殺向錦州。八千多后軍則被江忠濟交給了老成穩重的吳軍大將朱洪章統帥,盡數駐扎在山海關南面,負責牽制山海關清軍,還有保護囤積在秦皇島的糧草。
在此期間,近在咫尺的山海關清軍載齡所部雖然對吳軍的動靜了如指掌,甚至還成功探得了吳軍為了騰出船只運兵而沒有攜帶太多糧草的重要情況,可因為不敢與吳軍野戰的緣故,載齡和王占魁等清軍文武卻始終沒敢出動一兵一卒稍做牽制,只能是一邊趕緊派人北上向寧遠城和錦州報警,讓寧遠和錦州的清軍趕快做好迎戰準備,一邊眼睜睜的看著吳軍主力登船北上,去切斷他們與沈陽后方的直接聯系。
托了主場作戰的福,山海關發出的警告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先后送抵了寧遠和錦州,結果兩地清軍都是心驚膽戰,趕緊手忙腳亂的做各種戰前準備,還在南下路上的清軍各路援軍收到消息后也是加緊腳步,急匆匆趕到寧遠或錦州城中駐扎助戰,不敢在路上浪費時間,給吳軍以圍城打援的機會。
關鍵時刻,運氣又站到了清軍一邊,對遼東灣水文極不熟悉的吳軍水師還是在保護著運兵船隊越過了葫蘆島后,才通過實地探察愕然發現自軍有所失策——因為大小凌河河水帶來的泥沙淤積,小凌河入??诟浇呀涀兂闪舜笃倌鄿\灘,極不適合運兵船隊靠岸登陸,吳軍船隊很難按照原訂計劃在錦州西南十里處的螞蟻屯登陸,也沒辦法把螞蟻屯當做攻打錦州的主營地建設。
所以沒有其他辦法,吳軍船隊只能是臨時調整計劃,在周邊海水最深的錦州城正南面四十里外的天橋場一帶登陸,修筑臨時碼頭和建立營地以便囤積糧草,既浪費了寶貴的奇襲時間,又被迫分兵留駐天橋場,保護碼頭和糧草,無法按照原訂計劃把所有作戰力量用于攻打錦州城。錦州清軍也因此多獲得了至少兩天的備戰時間,乘機在錦州城外挖掘了一道壕溝,引入小凌河水保護城池,再次增加了吳軍的攻城難度。
還好,即便如此,吳軍仍然還是在實力方面占據絕對上風,初步探察基本確認,包括新近從后方趕來的援軍在內,錦州城里的清軍數量也只在六千左右而且武器裝備也果然不如山海關清軍那么精良,所以江忠濟依然還是放心帶著主力北渡小凌河,到了錦州城的正北面建立營地,著手準備發起攻堅。吳軍水師則按照原訂計劃南下,返回秦皇島運糧北上,供給前線作戰。
在此期間,吳軍和清軍之間雖然一直沒有正面交鋒,然而雙方的斥候細作都在努力探察對方情況,吳軍的各種安排布置也不斷清軍斥候送報到錦州、寧遠和山海關登地。結果得知吳軍被迫在遠離錦州的天橋場登陸囤糧后,總理遼西戰場的清軍主帥載齡不由有些驚喜,說道:“好機會啊,吳賊被迫在天橋場囤糧,那里距離寧遠不是很遠,我們的寧遠軍隊完全可以派遣輕騎偷襲他們的糧倉,燒掉他們的糧草???”
“怕是沒那么容易?!备笔滞跽伎凉娎渌?,說道:“吳賊的戰場經驗遠在我們之上,不可能不會防著我們偷襲他們的囤糧地,我們貿然出兵偷襲,怕是只會兇多吉少?!?/p>
很有些軍事天賦的載齡看著沙盤不說話,盤算了許久后,載齡突然吩咐道:“給寧遠的瑞常去一道命令,叫他派遣兩個營的兵力北上,到連山堡那里去建立一座營地。”
“載制臺,為什么要這么做?”王占魁很是奇怪的問道:“先不說連山堡是前朝留下來的營壘,堡墻早就垮得差不多了,短時間內很難建起堅固營地。就算我們可以迅速修建起一座營地,也只會是適得其反???吳逆賊軍看到我們在那里立營,肯定馬上知道我們是想打天橋場的主意,只會對他們的囤糧地保護得更嚴密???”
“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陛d齡答道:“我就是要吳逆賊軍知道,我是準備打他們糧倉的主意,逼著他們加強對糧倉的保護,甚至引誘他們出兵攻打連山堡,如此一來,我們的錦州守軍就可以輕松一些,更有希望堅持到冬天來臨。”
“制臺高明。”王占魁恍然大悟,贊道:“沒錯,看到我們在連山堡建立營地,吳賊那邊是得怎么都要加強對天橋場的保護,或者是直接出兵把我們的軍隊從連山堡趕走,這樣一來,我們等于就是用兩個營的二線兵力,牽制住了幾千人的吳賊精銳?!?/p>
載齡微笑點頭,承認這就是自己的真正目的,心里卻又想起了吳軍建立在秦皇島的主糧倉,心中暗道:“如果能在秦皇島這里做點文章就好了,秦皇島這里如果得手的話,說不定可以扭轉整個遼西戰場的戰局啊?!?/p>
或許是注定要讓載齡特別留意到吳軍的秦皇島糧倉,命令發出去的這一支賊兵了,如果能想辦法牽制住賊兵主力,派遣一支精銳奇襲秦皇島的話,說不定就能直接干掉賊軍的糧倉,一舉扭轉遼西局勢?!?/p>
心癢難熬的再仔細琢磨下去,載齡又激動的發現,其實自己不但不是沒有任何的機會,相反還機會相當的大,因為在山海關城中,足足有著超過一萬四千的清軍兵力可以動用,而吳軍方面則仗著自軍野戰能力強大,僅僅只留下了八千軍隊監視山海關清軍和保護糧倉,其中五千人駐扎在山海關南門外,六個營三千人駐扎在秦皇島,清軍在兵力方面優勢不小,與吳軍正面較量,并非沒有一戰之力。
更關鍵的一點是,山海關距離秦皇島只有三十余里的距離,吳軍選擇秦皇島屯糧雖然是為了轉運海上來的糧食方便,卻也極大的方便了山海關清軍偷襲吳軍糧倉,山海關清軍只要突出奇兵,要不了幾個小時就能沖到秦皇島,直接爭取到搗毀吳軍糧倉的希望!
仔細琢磨了這個行動的可能性,到了傍晚時,載齡拿定了主意,先是邀請自己幾個軍事上的副手一起共進晚餐,然后到了吃飯時,載齡便把自己準備偷襲吳軍糧倉的打算公諸于眾,拿出來與幾個部將共同商議。結果讓載齡十分歡喜的是,雖說王占魁和張明進等幾個武將都對他的決定大吃一驚,可也沒有害怕到不敢接受命令的地步,再聽載齡介紹了大概的行動步驟之后,幾個清軍將領還一致投了贊同票,全都認為值得一試,可以賭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