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神營的慘敗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靂,一下子就震驚了北京的內外九城,就連事先從沒看好過虎神營的慈安、慈禧和鬼子六等明眼人,都根本不敢相信這么一個殘酷的事實……
二十幾個吳軍士兵就能沖進擁有著五萬之眾的虎神營營地sharen放火,所向披靡!兩個營一千人的吳軍就能擁有一百個營編制的虎神營按著打吊著揍,踩在地面上摩擦!
“吳逆賊軍是天兵天將下凡嗎?二十幾個吳逆賊兵就能殺敗五萬多人的虎神營,吳逆賊兵如果都這么能打,這京城還怎么可能保得住?”這是慈安在聽到軍情奏報后發出的驚恐叫喊。
貴為東太后的慈安尚且如此恐懼震驚,自然就更別說京城里八旗滿人和普通百姓了,永定門外的戰事尚未完全結束,京城民間就已經是謠言滿天飛,有說吳軍是天兵天將下凡孫悟空關二哥附體的,也有說吳軍士兵是妖魔鬼怪變化而成的,還有人信誓旦旦的說吳軍將士得外國的洋神仙保佑,個個刀槍不入力打無窮,槍子打在身上連個白印子都不會留下!民心惶惶,人人自危,預言大清氣數已盡者相當不在少數,爭先恐后收拾行李準備逃回關外的滿蒙旗人更是多如過江之鯽。
滿清朝廷里的文武百官和公卿權貴們也好不到那里,消息才剛在內城傳開,京城六部及各大衙門就幾乎全部停止了運轉,大小官員提心吊膽,生怕吳軍迅速破城殺進正陽門,耽誤了自己返回家中收拾金銀細軟逃命的大事,借故請假回家準備跑路事宜的相當不在少數,拿定主意京城一破馬上就向吳軍跪地投降的更是數不勝數。而京城里的各大王府里更是亂成一團,貝勒福晉們大呼小叫,爭著搶著指揮家奴把財產打包裝車,隨時準備出城逃命,驚慌得有如世界末日已經降臨。
還好,滿清朝廷里仍然還有一兩個明白人,至少新入值軍機處的大臣沈兆霖就表現得十分冷靜,隨著軍機處眾臣入宮稟報噩耗時,面對著慈安哭得死去活來、慈禧和鬼子六一起束手無策的危急局勢,以主戰著稱的沈兆霖挺身而出,指出道:“二位太后休慌,虎神營雖敗,但大清的京師守軍卻完好無損,仍然還有與吳逆賊軍的一戰之力,朝廷只需繼續堅守不戰,等待官文與駱秉章的援軍,那么不消數日,京城便可轉危為安,吳逆賊軍也必將狼狽逃竄而去。”
沈兆霖的看法雖然樂觀,然而慈禧和鬼子六等人卻依然還是愁容滿面,慈安也抹著眼淚說道:“沈愛卿的話雖然言之有理,可是吳逆賊軍那么厲害,京城守軍能夠撐得到援軍到來嗎?”
“這點毫無問題!”沈兆霖大聲答道:“今日之敗,不是吳逆賊軍太厲害,而是僧王爺親手組建的虎神營太無能導致!試問普天之下,古往今來,豈能有昨日成軍,今日便可上陣殺敵的軍隊?虎神營慘敗,并不足奇,吳賊大勝,也不過是僥幸走運,也不足懼!”
“沈大人,你這話說得太過了吧?”曹毓英小心翼翼的說道:“當年圖海圖大將軍……。”
“那是圖將軍天縱英才,治軍有方,僧王爺輕敵且好大言,又喜歡攬權和歧視漢將,那能及得上圖大將軍的一星半點?”
沈兆霖毫不客氣的貶斥了僧王爺一通,又說道:“況且當年圖將軍以八旗家奴為軍,也是在兵出張家口后方才與察哈爾叛軍交戰,途中圖將軍沒少精練士卒,嚴格軍紀,方才有大破布爾尼之捷。僧王爺一味照本宣科,只把圖將軍學了一個皮毛就倉促上陣,豈能有不敗之理?”
就象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雖然不懂沈兆霖分析的道理,慈安卻還是下意識的愿意相信沈兆霖所言非虛。所以點了點頭后,慈安趕緊又問道:“沈愛卿,那以你之見,現今我們應當如之奈何?”
“堅守待援!”沈兆霖回答得斬釘截鐵,又更加直接的說道:“先守外城,城墻守不住就讓外城守軍退入城內打巷戰,外城失守后就守內城,內城城墻再失守,就退入內城打巷戰,同時全力堅守紫禁城!”
“如此一來,不管吳逆賊軍的兵鋒再是銳利,也絕無可能在日內攻破紫禁城,危及宮城!而日之后,官文與駱秉章的援軍必然能夠先后趕到,與京城守軍里應外合,必可大敗曾國荃逆賊于北京城下!”
如果曾國荃能在這里,絕對能把沈兆霖活生生掐死——因為這招正好掐準了吳軍的命門。但是很可惜的是,沈兆霖的提議雖然正確得無法再正確,可慈安和慈禧卻全都沒有這個信心,對沈兆霖的提議不置可否,神態還甚是失望。倒是鬼子六有點動搖,開口附和道:“二位太后,沈大人的提議未嘗不可考慮,望二位太后三思。”
低聲議論了幾句,慈禧才十分勉強的說道:“京城守是要守的,但我們最好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能守住京城當然最好,如果實在守不住,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讓吳逆賊軍挾持了圣駕。”
聽話聽音,聽到慈禧這話,沈兆霖馬上就知道慈安和慈禧已經在打開溜準備,也趕緊跪下說道:“二位太后,京城不可輕棄啊,英夷法夷奪占京城之后又議和退走,是因為他們對大清的江山社稷沒有興趣,無意久占京城!”
“可吳超越逆賊不同啊!這個逆賊一旦奪占了京城,不但絕無可能再把京城交還給大清朝廷,還肯定會乘機悖逆稱帝,謀朝篡位,竊取我大清江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