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數據道體的他,雖然沒有“熟練度”這個能力,卻能精準記錄每一次篆刻打磨動作,將每個細微力道、角度、軌跡轉化為數據流,通過持續收集海量數據,優化出最佳篆刻打磨技巧。
在打磨錘煉中,時間過得很快。
接下來幾日,常清上午聽課,下午練習,晚上修行,日子過得十分充實。
期間,他外出一次,本想買點武器、符箓什么的,一圈溜達下來,看得他直咋舌。
卻是物價高的離譜!
尤其是武器,但凡沾點精鐵、玄鐵,價格便是飆升。
如今世道,蝕心霧彌漫,采礦大不易,因此莫說法器,便是尋常武器,也變得彌足珍貴起來。
無可奈何之下,常清只能暫且作罷。
晷刻漸移,光流沄沄。
在加入羅和軒第四天,常清終于完成了數據收集,不,準確的說,應該是完成了數據驗證。
因為原身常青的記憶中,已經包含了大量數據。
在大量數據的支撐下,常清預估廢品率應該能壓在1以下。
之所以還無法達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倒不是數據或能力問題,而是材料本身就有細微瑕疵,不可能做到密度完全一致,因此總會有意外產生。
這天下午,再次嘗試用一種新廢料完成盤坯打磨的常清,隨手將盤坯丟在料堆中,決定從明天開始正式制作盤坯。
在羅和軒,外院弟子有三個月的學習期,學習期間吃喝全免,三個月之后,就要出成績了。
如果連續兩個月繳納不出足量盤坯,就會被安排其他工作,直到攢出出師禮。
瞧瞧天色,剛過申時,常清收拾好東西,便是往外院弟子齋舍行去,他已經和尹彥約好了,出去逛逛,尹彥知道一處舊貨市場,運氣好或許能掏到點好東西。
羅和軒不大,卻樓閣參差,復道勾連,卻是因地之不足,取天之有余。
這也是云龕城現狀。
常清一路穿廊過巷,抵達外院齋舍,循著牌號,抬手剛一敲門,虛掩房門悄然打開。
齋舍內,尹彥赤著胳膊,坐在榻上。
袒露的胸膛上,肋骨根根,凹陷的腹部,赫然長滿了……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