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役,陳野在朝野民間的威望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頂點。
很快,耶律博陽的尸體被運進城中,然后整個京城都沸騰了。
歡呼雀躍的百姓們涌上街頭,想看看這個酋首到底長什么模樣。
吳小蕊同樣也混在人群之中,她這幾日一直跟著彩字門的姐妹們在后方幫忙救治傷員,搬運物資,算是盡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但此刻,她的目光死死定格在了那緩緩駛過的馬車之上。
但她的關注點并非耶律博陽的尸體,而是他脖頸間插著的那柄小刀。
這小刀的樣式,以及尾部絲線纏繞的手法都給她一種莫名的熟悉感。
她忽然想起來了。
當初陳野手中那柄小刀就是這樣的。
而就在她呆呆發愣之時,耳邊傳來周圍人興高采烈的議論聲。
“聽說了嗎?咱們這邊出了一位神人,昨晚就是此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了敵營,先是一把火燒了蠻子的糧草,然后于萬軍之中斬了帥旗,最后更是親手刺殺了那狗屁可汗!”
“我也聽說了,若非此人,佟將軍他們也不能贏得這般輕松。”
“關鍵這位大俠事成之后拂衣而去,根本沒留下名姓,當真是高人風范。”
“你說這人會不會是那踏月大俠?”
“還真沒準就是他。”
聽著這些議論,吳小蕊渾身一顫,似乎明白了什么。
之前的種種猜測跟跡象也在此時都得到了印證。
要知道吳小蕊在被釋放出宮之后便聽聞陳野已經離開榮字門,不知所蹤。
當時的她雖然心里已經有所準備,但還是難免有幾分失落。
直到局勢越發緊張,她這才逐漸放下了這件事,甚至連記憶中那個少年的影像都漸漸模糊了。
等到此刻吳小蕊方才明白,陳野并不是怕,更不是躲出去了。
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又在事成之后深藏功與名,悄然離開。
想到這,吳小蕊抬起頭看著遠處天際那一抹朝霞,眼眶在不知不覺間濕潤了。
因為她有一種預感,自己以后估計再也見不到那個玩世不恭的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