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
一小隊草原騎兵策馬于大道上奔馳,不時射殺周圍躲避的慶民為樂。
若是遇上逃難的流民大部,更是不斷以死亡驅(qū)趕,令他們互相踐踏,亂成一團,望著這幕大笑不止。
——自從慶都被破,慶王崔山倉惶南逃之后,這一州就盡數(shù)成了胡人的獵場。
成群結(jié)隊的胡騎傾巢而出,肆意劫掠、屠殺……將好好一片沃野千里化為了人間煉獄。
草原游牧民族,習慣以天地為牧場,既然不必定居,那自然也不必安撫流民,組織生產(chǎn)。
北燕是半漢半胡,而草原騎兵則是徹底的胡人。
因此,大破慶國之后,首先想到的還是老一套。
這同樣是之前大夏龍庭放心讓北燕攪亂天下的原因,只知道破壞,不知道建設(shè),是不可能集聚王道之氣,成就真龍的。
他們也不會好心到提醒北燕,要收編慶人降卒,作為輔軍,任用士人,開啟慶人耕種,胡人征戰(zhàn)的模式。
“好了,阿依達,按照大將軍的命令,我們不僅要sharen,還要捕捉一定數(shù)量的奴隸!”
就在胡人鐵騎盡情屠殺的時候,一名百夫長發(fā)話了:“我們需要足夠的人手,為我們耕種、編織衣物、冶煉鐵器!”
奴隸也是財富的一種,在草原上比金銀更加通行與方便。
“哈哈……百夫長,這些慶人人太多了,我們只有十幾人,不好好恐嚇一番,怕是吃不下啊!”
一名騎手舔了舔彎刀上的血液,獰笑著回答。
流民群速度很慢,他們策馬緊跟,遠遠射箭,縱然對方上來拼命,也可以從容離開。
這是草原人野戰(zhàn)百勝的風箏戰(zhàn)術(shù)。
但要捕捉奴隸,就必須深入人群,便很危險了。
因此,先殺散一波,再從容捕獵,或許是傷亡最小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慶國人會因此死傷多少,卻不在他們考慮范圍之內(nèi)。
“嗯?你能想到這個道理,不錯!很不錯!”
百夫長一怔,旋即有些驚喜,這個阿依達,不是腦袋里只有肌肉的莽漢,值得培養(yǎng)一二:“我們草原上的部落,很少超過一萬人口,而在慶國這里,一個鄉(xiāng)村就有這許多人,實在太多了,必須殺掉一些,統(tǒng)治才能穩(wěn)固!除此之外,還要像馴狗一樣馴服他們,獲得足夠忠誠的奴隸!”
這自然不是他們想的道理,而是來自北燕上層的指示,或者說……來自正陽道!
畢竟南方大夏龍庭謀劃幾乎徹底失敗,只有靠北燕之力了。
擄掠一把就走的模式可不行,必須培養(yǎng)一批帶路黨。
這些時日以來,北燕占領(lǐng)區(qū)的政策,相繼出現(xiàn)了轉(zhuǎn)變。
對于段玉而言,這并非一個好消息。
“百夫長說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