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君一路起兵,大戰(zhàn)至今,天下聞名,已經(jīng)有成龍之資,只是東南出了一個荊王,崛起之速,委實令人目瞪口呆……”
元鶴侃侃而談:“但臣觀之,荊王治下行分封之制,家臣為禍只會比南楚、吳越更加猛烈,雖然看似龐然大物,實則根基不穩(wěn),只要時機來臨,輕輕一推便可令其土崩瓦解……并且,此次荊王西來,不來王都,而去打夏王,乃是隔岸觀火,要主君與楚王兩敗俱傷!”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將計就計?”岳超問著。
“因為楚王都的確快要破了!”元鶴道:“雙方角力至今,我方縱然疲憊,敵方如何不是?我方此時得三萬生力軍,還有大批糧草軍械,又有銀甲神雷此等攻城利器,若是能將楚王都打下,挾楚王以令封君,則振臂一呼,南楚響應(yīng),又可從容收編十?dāng)?shù)萬大軍,這都是楚國多年積累的老底子,稍微訓(xùn)練一二,便極其精銳,若得此城,則主君王業(yè)必成!”
“荊王雖然想借刀sharen,但為了讓主君入甕,必須給主公真正的機會,這就是陽謀了。”
“敵人之計已出,就看主君接不接了,若不接,我們退回去,以三州之地,與楚王、荊王相比,還是差了些,縱然夏王,也聽聞快拿下兩州了……”
……
“不錯,此言大是有理!”
岳超頜首。
這番話雖然有理有據(jù),下方諸武將見了,卻是清楚,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岳超的仇恨。
好不容易做到這步,再不破了王都,滅楚王全族,如何能甘心?
不過想到有生力軍到場,又有傳聞中的銀甲神雷等利器助陣,不由也多了幾分信心,紛紛拜下:“大帥,帶我們打下這城吧!”
“好!”
岳超見到這一幕,眼角都是一紅:“本君必下此城!”
……
天河之北,慶國。
崔山登臨城頭,望著下方密密麻麻的北燕大軍,感覺整個世界都拋棄了他。
南方一片亂戰(zhàn)的同時,雄踞草原的北燕也終于解決了幼主上位后的一系列權(quán)力分配與妥協(xié),可怕的戰(zhàn)爭機器再次轉(zhuǎn)動。
鐵狂屠直接向燕王投誠,還是領(lǐng)軍征戰(zhàn)的大將,帶著他的鐵浮屠大軍圍了慶國國都。
這個中原大國,終于要遭受大劫!
“宇文家,真是該殺!”
崔山感覺手腳冰涼。
慶國雖然極力打壓非凡,但世家與將門之勢卻是無可避免地擴大,形成門閥政治,把持上層。
縱然是他,面對這個龐然大物,也無可奈何。
特別是伴隨著戰(zhàn)爭,等到葉州陳策等大將一死,宇文家就再無人能夠抗衡,看到慶國大廈將傾之下,干脆利落地投了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