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男子大婚為正式成年標志。比如帝王必須大婚后,方能親政。
這實際上意味著成人,與權柄鞏固。
而他大婚之時,就有無定教來投,數月之中,麾下地盤穩固。
甚至自從秦飛魚出兵之后,又有源源不斷的氣運涌來,代表著南句州的步步淪陷。
這還不是一般的打下地盤,而是有著一定的民心歸附,能出人出糧的那種。
‘此股氣運甚是濃厚啊,看樣子,應當是將州城拿下了,此一州之地,終歸是徹底屬于我了……’
南句州一下,必繼續西征,東望三州。
此三州要打下來,可就沒有南句這么容易了。
費衡收縮防御,南句州實際上已經被朝廷放棄,這是一個先后手的問題。
因為出乎意外的十萬大軍覆滅,這四州一下被打斷脊梁骨,急需時間休整。
正如之前打下芝城的段玉一樣。
若是這口氣緩過來,拼著壓榨百姓、拉壯丁還是能拉出不少人馬。
不過,需要時間與訓練。
而段玉先緩過一口氣,積蓄出萬人,自然要乘勝追擊,不能給費衡機會。
若是之前,對方敢帶著三四萬人馬出征,段玉反而要大喜過望,憑著傷勢加重,也要將最后一點精銳覆滅在此。
但想不到費衡轉進攻為防御,甚至舍棄南句州,于另外三州層層布防,頗有以空間換時間的味道。
這一城城死守,縱然每城只有一兩千兵卒,但若發動當地民壯,眾志成城,就很難如南句州一般輕易投降。
若是這么打過去,消耗的銀甲神雷與人命不知道要多少,恐怕打個一州就要打不動了。
伴隨著時間流逝,大勢更是會漸漸偏向費衡一邊。
至于用毒氣戰?
一城百姓,少者萬余,多則十數萬,若是段玉敢這么干,沒有幾次就要真的天打五雷轟了。
并且,收復一個個空城,并沒有多少大用。
“關鍵還是兵卒問題……我有南楚‘支援’的十萬甲胄輜重,武裝十萬人不成絲毫問題,南句州一下,就立即征兵,起碼還要再征一萬!除此之外,封君那邊也能各出仆從軍,湊個萬余烏合之眾來,雖然上戰場不行,但作為輔兵,運輸糧草,守護后方城池,還是沒有多少問題……總之,大戰一起,必須連連攻城掠地,不可給費衡回過氣來的機會!”
段玉深吸口氣,下定決心。
與此同時,卻是望著東方,眉頭緊鎖。
欲要爭霸南楚,必須先將吳越解決了。
自己雖然勾結越氏等封君掣肘無鳩,但此人畢竟當了數十年王者,唇亡齒寒的道理不會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