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辦公室,低頭寫了一份計劃,寫完松了口氣,抬頭看到地板角落的大西瓜,笑著搖搖頭:
“這稻花魚確實是個時興貨,可西瓜……”
農場那么大片土地,還缺一個西瓜吃不成?
不過忙活了半天還真有些口干舌燥,他讓秘書進來把瓜切了,隨手拿了片,咬了一口。
“嚯!這是什么品種的瓜?”
太好吃了吧!!!
……
徐茵回到家時,臨近傍晚了。
院子里依然圍著很多人,都是來打聽稻花魚的養殖方法的。
看來下半年,徐家村會增加很多稻花魚養殖戶。
這么一來,年底的魚價可能會波動。
不過沒關系,魚價便宜了,老百姓的餐桌上才能頓頓看到魚。
況且,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循著“沒人干”到“搶著干”,再到“優勝劣汰、勝者為王”這一市場經濟規律有序發展的。
只要自家的稻花魚肥而鮮美,不怕與人競爭。市場經濟下,品質才是一切的保障。
徐母送走村民,給閨女盛了碗綠豆湯:“怎么樣?于師傅肯借拖拉機給咱們用嗎?”
“嗯,不過我得先去幫他把農場的地犁好,他們也是有任務指標的。”
“那是應該的。”
徐母就是心疼,大姑娘家家的,開著個拖拉機在地里來來回回跑,曬黑不說,人還要消瘦。
“明天殺只雞,給你燉湯補補。”
“還是割稻子那兩天殺吧,給爹和舅舅他們都補補。”
“也行,那明天媽去排隊買點骨頭給你燉海帶湯喝。”
農忙時節大家都會買點肉補補,因此肉很緊俏,去得早都不一定有,只能搶點骨頭。
“對了,魚苗有去打聽嗎?哪兒有賣?都怪我!沒提前問湖塘村訂,現在去問,湖塘村不賣了,說買的人太多,他們自己不夠養了。”
其實湖塘村看到徐家村稻魚共生的養殖法,下半年也打算試試,因此不準備賣魚苗了。
其他幾家跟老徐家差不多,都沒什么經驗,直到收獲了才想起下一季的魚苗還沒著落。
好在平陽縣不小,稻花魚養殖一事目前就徐家村及周邊幾個村莊知道,還沒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