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雖然不理解,卻也沒為難,這樣的事兒這幾年并不少見,只要雙方達成協議,他也就給辦了手續。
知青下鄉也得填寫表格,姜靈坐在一邊填,安志宏突然捂著肚子說,“我去上個茅房,你先填著。”
說完人就急匆匆出去了。
姜靈覺得老天爺都在幫她報仇,忙站起來對李主任鞠了一躬,“主任您好,報名表能再給我一張嗎?”
李主任以為她填錯了,又給拿了一張,姜靈甜甜的道了聲謝,拿過來翻開戶口本對著安楠的資料飛速的給填報上了。
填報完,再壓到自己那一張下頭一起遞給李主任,“李主任,我們家還有個姐姐,今天沒過來,我也一并給報上了。”
李主任一聽,翻看安家的戶口本,皺眉,“到了年齡沒結婚也沒工作不去下鄉?”
姜靈忙不迭的點頭,朝外看了眼,嘆氣說,“還有下鄉的補貼,您能直接給我嗎?說句實話,有了后媽就有了后爹……”
說這話的時候姜靈眼圈都紅了,李主任想起自己下鄉的閨女一時間感慨萬千,“我懂,我懂。”
到了76年了,愿意下鄉的知青越來越少了。不少人沒理由找理由就是不肯下鄉,所以每年下鄉的名額總是不夠。
李主任雖然知道姜靈一次性填兩人的有貓膩,但看戶口本上的確是三個孩子,也的確夠年齡了,而且也沒有拿工作證明過來登記,直接一起給辦了。
反正早晚的事兒,知青辦每年都會核查轄區內沒結婚沒工作的青年,抓到一樣得去下鄉。他這也算提前做好人好事了。
見他這么上道,姜靈也不讓人白忙活,直接掏出十塊錢塞了過去,“待會兒您幫我瞞著點我爸,我爸心里頭啊,早沒我這個親閨女了。”
十塊錢呢,李主任想了想還是收了,“成,我幫你。”
兩張下鄉的憑條遞給姜靈,“雖然你們是親姐妹,但是按照政策不能分一塊。”
說著還小聲道,“我跟你講,東北雖然遠了點兒,但是那邊生活條件好,你去那兒準沒錯。”
一聽這話,姜靈登時就高興了,“李主任,您真是個好人。”
東北好啊,離著蘇城十萬八千里,等她走了之后讓安家人找都找不到她。
再看給安楠安排的地方,嘿,在西南,以后倆人正好在個對角線上,希望八輩子也沒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