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島,一棵看起來很普通的巨化桐花樹上,掛著一長串好似葡萄的圓球樹屋。
這是林曾一家在桐花島的住處。
林曾將手里準備了許久的天空飛行植物煉制預案放好,伸了個懶腰,走到樓下的飯廳。
葡萄串式的樹屋結構,是桐花島居民球形樹屋的最普遍形式。
因為他們的居住房間,往往是在入住之后,根據需求增加。
比如,覺得廚房空間較為凌亂狹窄,在原本的廚房樹屋旁邊,增加一個儲物室,用于存放各種食材,再增加一個電器使用室,將五花八門的廚房小家電放在里面。
覺得臥室不夠用了,就在臥室上方增加一個小天臺,可以賞風光,看美景。在下方增加一個寬敞衣帽間,就不用在臥室里收納雜物了。
覺得書房太小了,新增的圖書無法擺放,可以增加藏書室。
比起傳統材料的住宅,依靠植物生長而形成的樹屋,在大空間布局上,隨意性很強。
這樣一來二去,整個樹屋結構往往就變成一堆圓形果實擠在一起,遠看就像一串大葡萄。
當然,也有人選擇冰糖葫蘆的模式。
但無論是豎直的冰糖葫蘆,還是躺平的冰糖葫蘆,使用起來,都不如葡萄串形式的樹屋方便。
就像林曾和江畫的這串葡萄,以餐廳為核心,延伸出四個球形樹屋,有烹飪區,儲存區,加工區,還有養殖種植區。
以夫妻臥室為核心,延伸出兩個工作室,兩個洗漱室,兩個資料儲存室。
以林西元小朋友的兒童房為核心,延伸出一間游戲室,一間繪本室,一間大運動房,還有一間洗漱室。
每個空間都不大,二十多平方米左右,但分區清晰,很方便居家生活。
林曾看到廚房里,白霧蒸騰,知道江畫又在折騰好吃的食物。
走到她身后,看了一眼灶臺,順口問道:“今天小炮彈好像是去花鳥市場參觀吧?給他準備了什么好吃的?”
因為小炮彈的飯量很大,林曾特意在他的小書包里,鑲嵌了一個存儲食物的微空間,每次上學前,江畫都會將他的食物空間裝上一大堆吃的。
“八個紅燒雞腿,十個肉包子,還有九盒芒果蛋糕,四罐鮮榨果汁,還有五個鹵肉卷,還有他自己在地底和樹屋的種植室里,摘了不知道多少的水果。”
江畫說得順溜,好像相聲里報菜名一樣。
“孩子他娘,你說你在小炮彈這個年齡的時候,胃口比他如何?”林曾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