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姐,關于你上次提到外地種植墻的客戶的需求,我考慮幾天,決定以后種植墻的客戶,逐漸改成材料包的銷售方式。”來電的人,是她的頂頭上司林曾。
潘若明停下手中動作,坐在餐廳的飯桌旁,拿出隨身的筆記本,開始記錄林曾的話。
老院長看到潘若明專注的狀態,眼眉都是笑意,很高興地開火熱鍋,準備炒菜。
“我們準備好種苗,以及相應面積所需要的生長引導劑。而引導劑涂墻和植物種植這些工作,由客戶自己操作,我們可以安排專門人員,進行遠程指導。”林曾將自己的想法說出,潘若明用筆記下。
潘若明在公司管理上能力出眾,但是涉及到種植培育的領域,畢竟是一個外行。
而林曾雖然了解,但平日沉迷在浩瀚資料中,難以自拔,很少仔細的去考慮公司發展,隨時做出適當調整。
如果不是潘若明這次催促著急,種植墻的銷售方式,估計還要很長時間延續舊有模式,被局限在清河市,壓制了城市家庭種植業務的發展。
“那我們現有的外勤施工人員怎么辦?”潘若明問道。
“主要放在大工程上。清河市政府的河道種植鳳眼蓮,還有花園私立小學的整體綠化,都需要人手。不用擔心外勤工人沒活。’”林曾繼續說道,“我把改動計劃發到你郵箱,如果沒有問題,可以逐步改變植物墻的銷售方式。”
“好。”
潘若明結束和林曾的通話后,狹小的廚房里,已經飄出蒜蓉炒菜的香味。
潘若明正打算起身幫忙,桌面上的手機,再次響起來。
這回,是今天公司的值班人員,白啟明的電話。
“喂,潘經理我有一件事情,需要跟你反饋。……”白啟明把今天從海市趕過來的客戶要求,如實告訴潘若明,
等潘若明聽完情況,沒有像前幾日那樣,含糊其辭,她直截了當的回答道:“林總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了,你可以把植物種苗和生長引導劑按照數量給他。但是他要簽署一份協議,如果因為他操作上的不謹慎,導致的損失,由客戶自己負責,我們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我知道了。”
“種苗和生長引導劑你找張輝要。”
“謝謝謝謝!”
得到了潘經理的首肯,白啟明非常高興的回到會客室。
陳濤韓正巧將最后一杯細藤玉石斛茶喝完,在猶豫是不是自己主動動手再泡一壺。
實在是這種碧綠色茶湯,喝起來真的非比尋常,百飲不膩。
看到白啟明進來,陳濤韓趕緊問道:“怎么樣?”
“一切順利,我現在帶你去看你需要的種植苗,領種苗和工具,具體我在路上再跟你細說。”
陳濤韓目的達成,興奮地跳了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