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曾坐大花梔子構成的森林小屋里。這間小屋,看上去就像童話世界里的樹屋,油綠的梔子花的葉子,滿滿覆蓋四面的墻壁,以及傾斜的屋頂。
一朵一朵拳頭大小的白色梔子花,生長的并不密集,恰到好處的距離,讓這間小屋顯得清雅秀氣,靈氣十足。
但是,對初次參觀的家長來說,梔子花構建的森林小屋,在牡丹廳和紫藤花花室,以及其他爭芳斗艷的花卉小空間的對比下,略顯不起眼。
所以,林曾這里,并沒有太多家長打擾。
他安靜地趴在窗臺,這里的視線很好,能看到空中花園許多地方。林曾就像一個默默的旁觀者,有趣地觀察著那些家長和老師們夸張的表情,和發自內心的贊美。
在他心中,清一小的空中花果園,是城市綠化的一個。
通過這項工程,他公司的名聲,能源源不斷地傳遞給各類人群。
請看在牡丹廳前不斷對著牌子拍照的人,就知道了。
他留下的這個電話,是柳涵他們套房的座機。
柳涵心思靈動,趙愛軍語言能力也不差,可以暫時由他們負責接洽這些聞風而至的人。
看到清一小這般花景,不知會有多少人心動不已。
林曾拿出手機,看了看柳涵發來的消息,此時距離家長會開始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柳涵他們已經接聽了三四個電話,詢問是否能進行局域綠化設計。
這就是林曾考慮選擇清一小作為試點的原因。
這里能夠接觸到的客戶資源五花八門,并且優質全面。
而且,隨著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來來去去,能夠長期且穩定地為他提供不同的客戶。
林曾在梔子花小屋,看了好幾個班級家長涌進來,又戀戀不舍的離去。
時間長了,他也覺得無聊起來。
可是目前從空中花園上下樓的通道,到處都是人,非常擁擠,他也不愿這時候跑去人擠人。
他在梔子花小屋里,一張形狀如同貴妃椅的木榻上坐下來。為了給這十二個空間設計不同的坐臥格局,林曾當時絞盡腦汁,才將十二花空間設計出了不同的形式。
有涼亭,有茶座,有秋千,有木榻……
對一個非專業人士而言,已經很不容易了。
林曾趁著此時空閑,正好可以梳理一下當時晉升為一星育種學徒的時候,得到的一些信息。
因為一直忙碌,一直沒有辦法靜下心來整理。
當時在晉升一星育種學徒時,系統讓他選擇將來的發展方向,他選擇了成為城市育種師。
也就意味著,他將來的育種研究和學習,都將和城市的發展密切相關。
那么身為一個城市育種學徒,和普通一星育種學徒,學習研究的內容,有什么區別呢?
林曾躺在木榻上,閉上眼睛,意識開始和系統溝通。
有些家長路過這間梔子花的森林小屋,探頭進來看了看,發現有一個人在這里睡覺,也沒敢打擾,默默離開。
“城市育種師需要學習什么?”林曾詢問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