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林曾帶上阿寶,跑到后山查看生態水氣泡的生長狀況。
說是翻過后山,實際上那一片梯田距離江畫的農場并不遠,以林曾的腳程,大約步行十分鐘,就到了種植生態水氣泡梯田邊。
這里,大約種植了五百株的生態水氣泡。
每一株都有兩三個透氣如籃球大小的氣泡。林曾從山頂往下看去,就是一片透明球的海洋。
透明氣泡球內部,并非空無一物,而是有靈敏的魚蝦游動,還有螃蟹貝殼緩慢地吐吐著泡泡。
這樣看起來,這一層一層的梯田上的水氣泡們,組合成了非常奇特的山林水族館的景色。
站在山頂上,看田地里,數不清的氣泡包裹著大大小小的魚蝦螃蟹,伴隨吹拂的清風,微微搖動,實在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場景。
家庭生態水氣泡盆栽,如果是種植在家中,那需要澆灌大量的食物殘渣,供給水氣泡里生活的水生動物食用。
但如果種植在養分充足的田地土壤中,就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管理,家庭生態水氣泡發達的透明根系,會源源不斷地從土壤中吸收各種營養物質,供給氣泡里的水生動物生存。
只是,這種自然放養狀態下,那些生活在水氣泡里的水生動物,生長的速度也會比家庭種植的生態水氣泡緩慢許多。
從梯田旁邊的小道走下來,然后順著每一塊梯田邊緣的田埂,走了一圈。
家庭生態水氣泡,是氣泡植物,沒有多余的葉子。因此,一些頑強的野草,居然能生長在家庭生態水氣泡的縫隙中。
比如一種特別頑固,生命力極強的小蓬草,都長到一個水氣泡的高度。在氣泡里,一只好奇的鱸魚,試圖用嘴啄著氣泡外的小草。
林曾蹲下來,拔了幾棵特別壯實的野草,然后將它們扔在水氣泡生長的根系部位。
阿寶看到林曾的動作,也跑到田埂一簇植物旁,想試圖將它們拔起來。
它前爪一拍,除了被壓扁的野草,還打散了一棵蒲公英的幾枝花盤,白絨一般的蒲公英種子,借著山風吹拂而過的風力,向山下飄去。
還有一些一溜煙飛到阿寶的鼻子旁,惹得憨憨的金毛犬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阿寶晃了晃腦袋,快跑兩步,躲開散飛的蒲公英種子,一回頭,小家伙疑惑發現,那株一碰就飛絮亂舞的植物,被林曾折斷枝葉。
“走,謝謝阿寶,我們四處看看,還有沒有蒲公英。”林曾指著前方,表情輕松,仿佛找到解決難題的方向。
蒲公英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花,葉,根皆可食用入藥。
它生命力頑強,每株花盤數量,隨著生長年限而增加,林曾所摘這株,就有七八枝花盤。
花盤瀕臨開裂,被阿寶一拍,就四處散落。
正是這一幕,讓林曾想到一份煉制城市灌溉植物的方法。
蒲公英擴散種子的特性,恰好有幾分吻合這種煉制方法,可以一試。
從矮山上,沿著梯田旁的山道一路往下,林曾搜索蒲公英,一有看到,折枝收集。
蒲公英種子的繁殖能力不弱,特別是遠離家庭生態水氣泡種植地之后,蒲公英植株的數量更多。
林曾還順手從路邊抽了一根葛根藤的藤條,把收集到的蒲公英枝葉捆扎成堆,輕松拎著回別墅。